发布时间:2025-08-11 20:11作者:admin来源: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点击量:
8月5日至8日,联合国第三次内陆发展中国家问题会议 (Third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Landlocked Developing Countries, LLDC3) 在土库曼斯坦阿瓦扎召开。13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合国秘书长及200余个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机构、智库代表团出席会议。
联合国第三次内陆发展中国家问题会议全体会议
内陆发展中国家问题会议每十年举行一次,本次会议以“通过伙伴关系推动进展”为题,关注内陆发展中国家机构转型和科学、技术与创新,贸易、贸易便利和区域一体化,过境、运输和互联互通,提高适应能力、加强复原力、降低易受气候变化和灾害影响的脆弱性,执行手段等五个优先行动领域。会议审查《维也纳行动纲领》实施十年成果与经验,审议通过《阿瓦扎行动纲领》,明确未来十年内陆发展中国家发展目标与行动方向。
《阿瓦扎行动纲领》将数字转型置于核心位置,大会特别设置互联互通平行会议 (Connectivity Track) ,土库曼斯坦内阁副主席马梅特汉·查基耶夫 (H.E. Mr. Mammethan Chakyyev)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高级代表拉巴卜·法蒂玛 (H.E. Ms. Rabab Fatima)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发展局局长科斯马斯·扎瓦扎瓦 (Cosmas Zavazava) 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黄荣怀教授受邀参加会议,就内陆发展中国家如何促进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享。
黄荣怀教授作报告
黄荣怀认为,人工智能在个性化学习、语言传译及远程教学等方面,给内陆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由于基础设施、数字觉知等方面的数字鸿沟,也对内陆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新挑战。他提出,促进人工智能在教育中运用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要关注可用、会用、适用、优用四个维度。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夯实安全、普惠、韧性的数字底座,提升AI教育应用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使其处处可用。二是提升数字素养,面向全体师生及教育管理者构建数字学习与能力发展体系,使其人人会用。三是深化场景驱动,实施需求牵引的教学创新,使其按需适用。四是推广数字教学法,关注技术赋能的深度学习、绿色鲁棒的数字学习环境、循证导向的教学实践、人机互信的协同教育,使其高效使用。
在此基础上,黄荣怀就充分释放人工智能在内陆发展中国家教育中的运用潜能,提出五点建议:一要部署本地化大语言模型,协同生成文化适切学习内容;二要筹措稳定资金,支持可整合开放教育资源与灵活教学模式的云端人工智能自适应平台;三要推广符合年龄特征、分学段的数字工具应用,系统培育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四要构建跨国、多部门伙伴关系,常态化开展政策对话、资源共享与能力建设;五要切实加强人工智能治理,确保包容、公平及伦理合规。
最后,黄荣怀邀请全球利益攸关方,特别是内陆发展中国家相关方面,加入由设立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发起的“亚非人工智能与教育实践共同体”“智能社会教育科学实验”,深化跨国、跨部门、跨学科的知识共享、能力建设、科研协作、政策对话,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科学新范式,推动有意义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确保其面向人人,可获得 (Accessible) 、可负担 (Affordable) 、 有用的 (Available) 、适切的 (Adap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