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机遇,共话区域智慧教育协同发展
——京津冀智慧教育协同发展经验交流研讨会在京举办
为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强智慧教育领域经验分享和互学互鉴,促进区域智慧教育协同发展,1月10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届智慧学习学术周“京津冀智慧教育协同发展经验交流研讨会”召开,会议探讨了区域智慧教育发展典型经验与进展成果、智能时代教育发展新路径、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的解决方案,为智慧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和路径参考。会议由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秘书处主办,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河北雄安新区教育局联合承办。教育部领导、专家学者、区域代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负责人、教育科技企业与媒体代表出席了会议。
一、以教育数字化为重要突破,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在致辞中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是中国教育实现“变轨超车”的关键,要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持续汇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进数据整合共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区域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教育部成立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开展年度绩效评估工作,指导区域科学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中国教育报开展了智慧教育示范区专题报道,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已连续开展三年,征集了一批优秀案例,还出版了智慧教育优秀案例集与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进展报告,这些都加强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典型经验的传播与交流,也促进中国智慧教育走向世界。区域智慧教育发展特色显著,一是着力提升师生数字能力,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二是深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三是数据驱动教育评价改革,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四是夯实学习环境智联融通,打破家校社协同育人壁垒;五是推进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化区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六是构建教育大数据体系,实现跨部门教育治理。
二、共话京津冀智慧教育协同发展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近年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持续走向深入。会议邀请了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市海淀区、天津市河西区、河北雄安新区智慧教育创建项目负责人介绍了区域智慧教育实践与探索,搭建了京津冀智慧教育协同发展的桥梁。
北京市东城区开展了人工智能赋能课程供给行动、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创新行动、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行动、人工智能教育评价优化行动与人工智能教育“头雁”创建行动,培育了一批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案例、一批数智赋能的典型场景、一批人工智能教育骨干教师、一批符合学科素养和区域特点的评价标准与一批人工智能教育标杆校和联合体,多方协同推动东城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以需求牵引、育人为本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云-网-端”一体化新型智慧教育支撑体系,成立政产学研联盟,发挥高校和企业力量,探索出40余个未来实验学校的创新应用场景,探索出一条素养提升、生态共建的区域智慧教育发展路径。面向未来,海淀区坚持技术赋能、深度融合的根本原则,建立人工智能人才早期培训实验班,全面支持学生个性化成长。
天津市河西区坚持政策领航保障区域智慧教育发展,以基建赋能优化智慧教育应用环境,以“研、训、赛、用”提高师生数字素养,以8所智慧教育示范校辐射带动区域智慧教育转型升级。下一步河西区将以高水平构建基础设施、高标准推进数据治理、高质量深化应用系统为目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雄安新区打造多功能智慧教育云平台、新开办55所智慧学校、推动学校引入智慧教育课程、装备、系统和平台,助力区域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数字素养提升。新区多所学校获批了国家级、省级信息化试点,新区三县的智慧教育水平有效提升。
三、GenAI教育应用要注重提升师生的智能应用素养
专家报告环节,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专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汪琼作了《GenAI教育应用常见模式风险分析》的报告。汪琼教授从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出发,指出基础教育领域人机协作能够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她举例说明了ChatGPT 3.5在教育中的应用,并分析了与古诗词中的“名人”对话、与苏格拉底对话、与AI一起写三种不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的常见教学策略与教学效果。她认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要注意反馈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智能应用素养。对于教师而言,智慧课堂更加考验教师教学基本功。
四、区域智慧教育典型经验与发展建议
圆桌讨论环节,长沙市教育局、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武汉市教育局智慧教育示范区相关负责人围绕区域智慧教育典型经验与发展建议进行了交流对话。长沙市注重数字赋能,以升级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环境、打造联结融通的教育数字底座、进一步探索智慧教育应用新场景、推进数据驱动的教育评价改革与推进现代教育治理科学高效为抓手,促进智慧教育高品质发展。上海市闵行区推进区域精准教学的常态化实施,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激发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形成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新样态。深圳市以政策统筹、项目统筹、进度统筹、数据统筹为手段,整合全任务教学场景,数据赋能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效高质提升智慧教育发展水平。武汉市建立了市区校“一体化、一盘棋”构建“共建、共治、共生”的教育大数据治理体系,推进区域教育体系结构变革。
五、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的解决方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重点专项“青少年跨场域体育活动促进身心成长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平安绿色校园群智联动与协同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组出席了本次会议。“青少年跨场域体育活动促进身心成长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与身心发展队列,开展了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学生心理状态识别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了新型穿戴监测及智能评估设备,促进体育教学精准化,助力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平安绿色校园群智联动与协同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多模态数据集成及平安校园安全风险预警处置技术、绿色校园多源信息感知及校园碳排放核算技术、中小学校园碳排放智能调控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研究,开展了应用示范对接与场景测试。
会议还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紫光摩度教育、科大讯飞、北京师范大学科技集团的代表,分享了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的解决方案和优秀案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AgentLand实验室分享了团队关于大模型智能体的研究成果,从《学学孔子》《三学演义》《可玩可学》几个产品出发,大模型智能体具有可进行自由交流、扮演教学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实现教学目标等特征。紫光摩度教育分享了新质生产力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一是夯实教育数字基座,以数据赋能教育转型。二是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云端双师互动课堂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均问题。科大讯飞分享了讯飞星火大模型技术的最新进展。讯飞致力于以大模型赋能重塑智能时代“师、机、生”三元协同育人模式,助力提升教师“AI胜任力”和学生“AI学习力”。北京师范大学科技集团构建了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四位一体”数字化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心理健康科研及科普教育、组织中小学生规范化测评、开展教师心理辅导与咨询能力提升培训,健全问题评估和转介干预机制,为区域提供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评估报告,支撑教育主管部门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