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建设需“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丨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技术篇②

发布时间:2021-09-07 10:21作者:admin来源: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点击量:


▲ 使用微信扫描小程序二维码,购买本书



技术篇

《面向智能时代:教育、技术与社会发展》

2021年7月,未来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推出中国未来教育研究书系1——《面向智能时代:教育、技术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关成华教授、智慧学习研究院黄荣怀教授担任主编。

本书从时代发展的视角考察未来教育,通过对智能时代教育创新与变革趋势的研判,形成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启示。全书共分为技术篇、学习篇、市场篇和政府篇。本期聚焦技术篇,第二讲:智慧校园建设需“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介绍智慧校园特征、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综合考察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先后经历了校园网、校园信息化、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四个阶段

校园网阶段主要表现为学校能够连接到互联网;校园信息化阶段主要表现为建设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孤立的应用系统等;数字校园阶段主要表现为建设信息门户,能够实现单点登录,以及建设丰富的数字资源、多样化的应用系统、整合的应用系统等;智慧校园阶段主要表现为建设了个人计算机和移动设备均可接入的信息门户、高度整合的应用系统、个性化学习和教学资源、智能化的信息基础设施、智慧教室及智慧学习空间、智慧教育服务等。

图片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01

智慧校园 = 智慧基础设施 + 智慧性资源 +“118 工程”

 

学校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主要场所。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建设“智慧型”校园,不断推进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高端形态,是数字校园发展的理想追求。智慧校园是指一种以面向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为理念,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景,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智慧校园应具有以下特征:

 

 

  全面感知环境

 

智慧校园中的全面感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感器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捕获和传递有关人、设备、资源的信息;二是传感器对学习者个体特征(学习偏好、认知特征、注意状态、学习风格等)和学习情景特征(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学习伙伴、学习活动等)的感知、捕获和传递。

 

  网络无缝互通

 

基于网络和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智慧校园支持所有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连接,感知信息后可迅速、实时地传递,这是所有用户按照全新的方式协作学习、协同工作的基础。

 

  海量数据支撑

 

借助数据挖掘和建模技术,智慧校园可以在“海量”校园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模型,建立预测方法,对新到的信息进行趋势分析、展望和预测智能推理,做出快速反应,主动应对,更多地体现智能、聪慧的特点。

 

  开放学习环境

 

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创新能力,校园面临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诉求。智慧校园支持拓展资源环境,让学生冲破教科书的限制 ; 支持拓展时间环境,让学习从课上拓展到课下 ; 支持拓展空间环境,让有效学习在真实情境和虚拟情境中得以发生。

 

  师生个性服务

 

智慧校园环境及其功能均以个性服务为理念,各种关键技术的应用均以有效满足师生在校园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诸多实际需求为目的,并成为现实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智慧校园系统有以下八个构成要素:智慧校园规划与设计、智慧校园文化、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应用系统、智慧资源、智慧校园保障条件、智慧服务、智慧服务对象。这些要素相互配合,协同发挥作用。

智慧校园建设内容可以概括为:智慧校园 = 智慧基础设施 + 智慧性资源 +“118 工程”。“118 工程”即 1 个数据中心、1 个信息门户(PC+ 移动)、8 类智慧校园应用系统。8类智慧校园应用系统指学生成长类智慧应用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类智慧应用系统、科学研究类智慧应用系统、教育管理类智慧应用系统、安全监控类智慧应用系统、后勤服务类智慧应用系统、社会服务类智慧应用系统、综合评价类智慧应用系统。

02

加强新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理性应用

 

智慧校园作为数字校园的高级形态,其建设除了需要那些传统的数字校园技术,还需要融合一些新技术。目前,已有很多新技术被尝试应用于智慧校园建设中,如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技术、体感技术、仿真技术、3D 成像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
虽然有了新技术作为智慧校园的重要支撑,但单靠技术是不够的,因为建设智慧校园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常言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智慧校园的建设自然也离不开管理,而管理离不开评价,只有兼顾智慧管理与智慧评价,才能确保智慧校园的平稳运行。
目前,智慧校园建设主要存在五种典型的体系架构:基于物联网构建智慧校园、基于云计算构建智慧校园、基于 WebGIS 构建智慧校园、基于应用服务构建智慧校园、基于网络立体化技术构建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有三种建设类型:经典智慧校园、云智慧校园、混合智慧校园。这三种智慧校园的利弊比较如下表所示。
图片
图片

▲三种类型智慧校园利弊比较分析

 

我国智慧校园建设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智慧化水平亟待提升,理论研究也滞后于实践活动。未来智慧校园建设亟需研究者、管理者、一线教学人员、企业人员等多方力量的配合,在数字校园基础上实现超越,加强新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理性应用,完善智慧校园的建设标准与评价。
智慧校园建设还需要结合智慧教育理念,加强建设与应用协同,为智慧教育提供支持。需要借鉴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建设开放性、引领性的智慧校园。智慧校园未来发展的关键是明确“智慧”体现在何处、如何体现,尤其是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生态文明”“勤俭节约”“效益最大化”的理念下,建设个性化和智慧化特征鲜明、实用性强、用户满意度高的智慧校园。
总之,智慧校园是智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校园之后校园建设的新趋势,是由重视物的建设向重视人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重大转移,支持教育由培养知识人转向培养智慧人、培养创新创造之人。智慧校园与现实校园的耦合,优化了校园的业务流程,将会创新与引领教育变革,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智慧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以智慧校园为核心的学习、研究和创新环境,将会促使师生从知识的消费者转向知识的创造者。智慧校园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拔尖创新型、智慧型人才培养,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来源: 京师飞渡 F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