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智慧学习学术周 | 系列活动:MOOCs amid COVID-19 Pandemic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1-01-23 09:52作者:小编来源: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点击量: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学术周自2016年创办以来,围绕“VR教育应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设计教育”等主题持续开展了5届活动,举办了一系列研讨会、工作坊、成果展、作品展,并发布了一系列优秀成果。教育部以及国内外知名学术组织的领导、知名专家、校长和教师、科技企业负责人等出席会议,带来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实践案例和技术解决方案,吸引了5000多人现场参会,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企业界和各级政府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的重要平台。

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促进科技与教育双向赋能,北京师范大学将于2021年1月13-20日举办“第六届智慧学习学术周”,邀请业界人士和广大师生,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学习分析、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及后疫情时代教育变革的趋势和方向。学术周将采用线上形式举办,包括各个主题研讨会、设计大赛等活动,对象包括高校师生、科研机构人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技企业代表等。
 

MOOCs amid COVID-19 Pandemic: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aths

作为疫情期间重要的教学形式与工具,慕课的注册和使用人数在2020年呈指数性上升,但在为大量用户创设在线学习平台的同时,慕课的发展也面对许多挑战和难题。如何发现并应对疫情期间线上课程设计及教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后疫情时代教育做好准备,值得各国教育学者深思。

2021年1月13日,“MOOCs amid COVID-19 Pandemic: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aths” 讲座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SLIBNU)、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INRULED) 、网龙网络公司(ND)联合发起,邀请了来自中国、土耳其、印度、瑞典、英国、葡萄牙等多国专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围绕疫情期间各国家地区的慕课使用政策、举措、成果,以及慕课教学案例、策略心得和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讨论,全面分享各国经验,为慕课在疫情时代和未来教育领域中探索新方向。

图片
图片

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助理张定文博士介绍了第六届智慧学习学术周的主要议题,并对在疫情期间仍不断探索线上教育,分享慕课使用经验的各地区专家学者们表示感谢。张定文博士表示,慕课作为疫情期间重要的教学形式与工具现已被广泛使用,但疫情期间实行全面线上教育仍面临很大挑战。各国家地区的专家的加入和无私分享将会推进下一阶段慕课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变革。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助理 张定文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OER实验室联合主任Ahmed Tlili进行了开场发言。Ahmed Tlili博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领域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是巨大的,但是就如这场论坛的标题一样,慕课也在逆境中为学生、教师、及研究者带来了机遇与希望。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OER实验室联合主任 Ahmed Tlili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教授Phillip Benachour指出,在线学习的处境是“Together but apart”,而慕课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帮助学生实现了停课不停学,也保证了教育的连续性。目前,慕课的页面和课程设计在用户量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仍需要不断完善,最终通过“共识主动性”和“群体智能”来促进社会与文化学习。慕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学者的留言没有得到及时回复,而这主要归因于慕课平台的设计。博士分享了如何实现非线性课程体系的设计研究法,并强调将协作活动分为三个分支,即配合同伴知识产出 (coordination),鼓励合作行为 (cooperation),发展协作合作(collaboration)。目前有许多团队在研究如何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教师和课程研发人员提供可行的建议,却很少有团队深入研究慕课的课程设计。他建议各专家团队及时应对和解决用户过载问题,为教学过程创造更良好的氛围。

图片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教授 Phillip Benachour

阿伯塔大学(UAb)教授António Moreira Teixeira在会上指出,葡萄牙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在线学习的培训,在大规模使用网络会议工具的同时他们还是延续了面对面教学的方法,导致教师群体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对于慕课教育的未来,他也表明,设计灵活、个性化的无缝学习体验,并根据个人需求提供定期的质量反馈和支持,是就当下问题的应对策略,也是未来课程设计的一个研究方向。未来整合慕课需要开发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学习设计模型,将课程立足于坚实的研究和理论基础,充分挖掘异步通信的可能性。此外,课程设计者需要继续发展批判性思维,对课程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转移”。未来慕课有望提供更真实的学习体验,成为学生数字生活体验的真实组成部分。

图片

 阿伯塔大学(UAb)教授 António Moreira Teixeira

土耳其阿纳多卢大学教授Cengiz Hakan Aydin早在1990年就开始对远程教育进行研究。在这次研讨会上,他首先介绍了其团队在土耳其开展的两个项目:Akadema和Bilgels,并表明土耳其现在没有就促进在线教育发展的针对性政策和扶持,希望开展类似的项目,以向决策者展现在线教育的需求和可观发展。用户的可接受程度以及课程设计的创新性是当下土耳其慕课面临的两大挑战。他表示,群众对慕课证书的认可还没有达到共识,并缺乏对课程的认识和了解,而慕课的授课语言也为学习者设立了隐形的门槛。同时,土耳其现有的慕课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需要研究团队积极开展教研并设计更具有深度的项目,为学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课程。 

图片

土耳其阿纳多卢大学教授 Cengiz Hakan Aydin 

印度安贝德卡大学教授Ramesh C.Sharma就慕课在印度的使用过程和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分享。许多学生面临多方面的影响,例如从面对面转向线上教学的不适应性,线上设备使用时遇到的技术问题,自身不稳定的学习时间和地点等。实现并保持线上教育的连续性需要社群多方面的支持,不仅教师和学生需要参与教学,家长以及与学生有直接联系的人也需要对线上教育给予认可和帮助。对未来慕课的发展,教授表明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会开启更多教育的可能性,对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图片

印度安贝德卡大学教授 Ramesh C.Sharma

塞浦路斯近东大学教授Fahriye Altinay介绍,开放教育与数字技术结合可以消除学习障碍,使所有人的学习变得容易、丰富和可定制,从而扩大每个人的学习机会和参与度。而为实现这个目标,设计一个评估系统来评估学生在各个教育层次的数字化能力,并根据个人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化培训课程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包含加强教师和培训师的持续专业发展;与相关认证机构合作,为教师推出数字技能认证计划;与私营部门一起促进职业流动,以确保向教育系统注入新的数字技能等。她还表明新冠疫情在带来危机的同时也提供了转折点。技术与教育和培训的结合,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高质量、价格合理的数字内容。而每个人和教育培训系统的所有部门共同努力,可以使其成为高质量、全纳教育的推动者。最后她表示缺失相应政策、创新性课程、以及平等的方法战略规划和路线图是慕课当下所面临的挑战。建立包容、多样、平等的社会正义意识,并有目的地追求质量改进和创新是应对当前问题并推动在线教育发展的核心因素。

图片

塞浦路斯近东大学教授 Fahriye Altinay

瑞典远程教育协会副会长、瑞典远程与开放教育国际理事会Ebba Ossiannilsson强调了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她从公司和学校的角度分别分析了慕课自2014年进入瑞典之后的影响,并认为慕课是实施线上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工具。在疫情期间慕课的用户使用指数在飞速增长,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慕课就平等和包容的学习环境,教学质量终身学习,和性别平等等方面为学习者提供支持,并促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图片

瑞典远程教育协会副会长、瑞典远程与开放教育国际理事会 Ebba Ossiannilsson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王志军教授表示,中国政府有发展慕课的信心和决心。从2013年至今,中国现有超过30个慕课平台,34000门慕课课程,5.4亿慕课用户,慕课的数量和应用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一,各项数字都表明我国对学生教育和发展的重视。同时,“十四五”规划代表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其中仍有许多困难需要应对和解决。王志军教授就课程的内容和设计、学生的能力与学习环境以及教师的在线教学方法这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她鼓励教师设计更多地遵循网络教育规律,增强师生互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积极、建设性的反馈;并提倡建立及时解决学生问题的在线社区、微信群等社交网站来辅助慕课的教学活动。王教授表明,未来在利用慕课进行教育的同时,高校应转变观念,鼓励网络教学创新,改进现有的学分制,减少和提高课程质量,并鼓励更多教师接受网络教学的培训和深入实践,从x慕课到c慕课,把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结合起来。

图片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王志军

最后,张定文博士简要总结了本次研讨会,认为未来慕课的课程设计要考虑到全体学生,不仅要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获取教育资源,还要在课程设计中添加多元化教学手段以及多方位评价体系。同时呼吁,希望各国教育专家联合推进数字化、开放的课程,为更多学生和教师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