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8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共同主办,作为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的分论坛之一,会议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前沿问题,讨论信息技术对未来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来自教育信息化领域和互联网教育服务产业的全球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嘉宾合影
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协办,围绕 “5G与远程教学交互系统”“知识图谱与科学教育”“学习者建模与学习分析”“数字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国际教育信息化政策与案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学习环境”等7大主题展开讨论,探索如何大力引进智能技术,倡导智慧教育,加速教育系统变革,全面提升现代化人才培养质量。
智能技术促进教育变革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国际教育信息化正在转段升级,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内生动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让技术肩负起了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终身教育、优化教育治理的新任务。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表示,当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高校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构筑学术共同体,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北师大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期待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育的不断融合,破解教育难题,促进教育公平。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
“中国是全球较早认识到人工智能对教育发展重要性的国家”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沈雪松说,“我们应积极应对新技术浪潮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服务新模式和教育治理新模式。”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沈雪松
论坛联席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黄荣怀认为,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从而变革源自工业时代的现代教育模式。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新技术的出现对智慧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字教育资源;二是智能化的教学工具;三是新型学习环境。
论坛联席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黄荣怀
论坛联席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政策局局长郑永和建议加强教育科学基础研究,促进智能教育的创新发展。他在主题报告中总结了人工智能的本质特征和面临的挑战,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科教融合的资助和项目申请情况,并指出教育科学基础研究已成为新的关注点,教育界和科学界应协同工作,共同推动教育变革。
论坛联席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政策局局长郑永和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全球研究总监Anthony Marshall分享了IBM在全球范围开展的关于人工智能认知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他对中美两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做了全面分析,指出中国和美国正在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的发展,并希望未来两国能够共同促进全球智能技术的发展。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全球研究总监Anthony Marshall
当前,智能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不断深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育企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为传统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动教育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中国移动政企分公司副总经理方力认为,传统教育是标准化教育,新时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智慧教育应依托智能技术优势,实现“云管端”一体化,打造教育“大数据”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便捷的探索知识的环境,推动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和个性化。京师讯飞教育副总经理郑琦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以新技术助力教学增效和模式创新的经验。新道科技相关负责人建议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服务产业升级。
中国移动政企分公司副总经理方力
在“智能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工作坊”中,来自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系统教授Oscar Lin,微软公司高级数据科学家李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智慧学习研究院副院长李艳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永和、副教授王志春等就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政策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们认为,未来3-5年,智能语音技术、知识图谱、教育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和深度学习将更为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并对课堂教学、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等产生巨大影响。
“智能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工作坊”嘉宾合影
智能教育的解决方案与应用分享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展现出极强的变革推动力,有助于扫清全球互联互通的思想壁垒,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价值保障,并不断地为人类共同面临的教育变革、智能机器等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路径。
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教授、“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Bojan Lalic表示,塞尔维亚和中东欧国家非常欢迎教育数字化变革的到来,他建议中国和中东欧”一带一路”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合作机制,共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教授、“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Bojan Lalic
网龙网络公司是率先走出国门的教育企业,其产品与服务已经辐射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网龙网络公司副总裁陈长杰指出,数字教育决定着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数字教育应继承传统教育的精粹,将数字技术巧妙地接入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高新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促进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网龙网络公司副总裁陈长杰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许斌分享了他在知识图谱赋能智能教育方面的研究。他介绍了构建基础教育知识图谱在准确性和可用性等方面的挑战,以及研发知识图谱的技术路线。目前,他所在的项目组已经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全学科基础教育知识图谱,为智能教育的实现提供数据支撑与能力支撑。
智慧教育不但呼唤技术创新,也需要高校在科研组织模式、科研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浙江大学计算机与技术学院张克俊教授的团队在设计智能与移动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先后设计、推出了多个互联网创新应用,为互“联网+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许斌
浙江大学计算机与技术学院教授张克俊
AI在推动学习个性化、教学精准化和管理科学化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与会代表对AI在智慧教育中的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掌门1对1首席战略官吴佳峻认为,AI是驱动在线教育跃升的关键力量,并分享了智慧课堂的应用案例——课前智能机器人与AI老师指导学生预习,课中学生进入沉浸式课堂进行个性化学习,课后AI对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OKAY智慧教育创始人、CEO贾云海认为,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是推动教育变革的强劲动力,好的智能教育产品应着眼于如何提升效率,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关注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和真实需求,让智能技术为人才培养服务。
在圆桌论坛中,来自基层教育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带来了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青岛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张思峰介绍了青岛市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取得的成果。近年来,青岛市以“云台管端”为顶层设计,打造一流的基础设施,依托E平台实现教育创新发展。武汉市育才小学校长关蓓演示了该校的“未来教室”和“线上课堂”。学校为适应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重塑学习环境,改变授课形式,催生了多种新型教学范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重庆树人景瑞小学副校长熊攀介绍了“景瑞智慧校园平台”。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该平台实现了智慧管理、智慧教学和智慧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与会代表还就区域互联网与教育、智慧学习环境建设等前沿议题展开了充分地研讨,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副教授Nikola Zivlak、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卢宇等参加了讨论。
圆桌论坛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