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职教赛道”9月1日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2025-09-01 11:58作者:admin来源: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点击量: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号召,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第八届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2025)“职教赛道”于9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大赛由北京师范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旨在探索数字化时代下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国内外高职院校在读学生应用设计思维解决教育问题,展现职教学生将新兴技术及概念应用于教育活动的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

作为“世界数字教育联盟”的年度活动之一,大赛“职教赛道”致力于为全球职教学子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创意的国际化平台。

参赛对象

国内外高等职业院校在读学生,专业不限。

参赛形式

以3-5人团队形式参赛,由队长在大赛官网完成注册。
 
赛事主题

人工智能与教育:包含利用AI工具在生成文本、视频、编程代码、3D打印等方面的功能提升教育质量、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等议题。

元宇宙与教育:包含元宇宙课程、学习空间设计、新型教育游戏、文化传承与保护、元宇宙会议、由数字孪生驱动的教育元宇宙等议题。

农村教育:包含农村师资补足、农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学习环境设计、技能人才培养等议题。

全纳教育:包含为残疾人、老年人、女童、学习障碍儿童、超常规儿童、受战争冲突或危机影响地区的弱势群体等特定人群设计教育解决方案等议题。

教育神经科学:包含政策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设计、评价设计、校园文化设计、教育空间设计、教具和玩具设计、人工智能元宇宙设计等议题。

人工智能与工程: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在优化、模拟及智能系统方面的能力,通过应对现实挑战、优化设计流程、促进可持续性发展(如交通出行等领域),推动工程领域变革?如何将人工智能贯穿从设计制造到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确保工程解决方案更高效?从智能优化设计、可持续工程开发、数字孪生仿真、跨阶段系统集成、交通智慧化升级等议题出发,设计创新性技术方案,以推动工程领域智能化转型,实现更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工程创新。

 
作品要求
 
参赛团队需提交包括项目介绍PPT、项目设计报告、作品宣传海报和展示视频四项材料。
 
时间安排

o 报名及项目设计:2025年9月1日 - 10月15日

o 作品提交截止: 2025年10月15日18:00(北京时间)

o 初审及项目优化:2025年10月 - 11月

o 决赛: 2025年12月

评审规则

大赛评审将围绕“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科教融合、应用前景、呈现表达”五个维度进行,旨在选拔出真正具有创意和应用价值的优秀作品。
 
赛事收获

(1)参与世界数字教育联盟组织的相关活动;

(2)获得赛事奖金、证书;

(3)获奖作品收录于《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作品集》;

(4)获奖作品收录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E-Library项目库,并获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颁发的收录证书;

(5)获奖作品在“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国际活动上展示;

(6)获奖作品转化成知识产权、论文、专著等;

(7)受邀参加北师大主办的国内外会议,如全球智慧教育大会等;

(8)获得专家推荐函、名企实习工作机会等;

(9)基于作品申请其他项目或者奖励。

 
四大推荐赛题方向,引领教育创新实践

为启发参赛思路,大赛组委会特别提出了四大推荐赛题方向。参赛者既可围绕六大主题自主设计,也可参考以下方向选择具体赛题展开创作。

方向一:非遗与文化传承

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过数字化手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具体可探索非遗文化虚拟场馆设计、非遗技艺互动体验设计、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或非遗文化传播设计。

方向二:特色教育资源

旨在打破学科界限,设计跨学科、重实践的教育资源。参赛者可尝试跨学科教育资源设计,开发重实践的实践教育资源,为特殊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资源设计,或创建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教育资源。

方向三:新型教育游戏

探索游戏化学习的无限可能,设计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游戏。赛题涵盖自由主题教育游戏设计、以视觉为核心的创意视觉教育游戏设计、传递艺术内容的数字艺术教育游戏设计及培养生活职业技能的综合技能学习游戏设计。

方向四:智能学习助手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创新的智能教具与学习环境。鼓励参赛者进行智能教具设计、智能学习环境设计,也可针对特定生产需求进行工艺改良与创新设计,或开发能在真实场景中有效应用的应用性方法设计。

立即行动,设计未来!

我们诚邀全球职教学子踊跃报名,用你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共同描绘未来教育的蓝图。

获取赛事公告:
第八届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2025)“职教赛道”赛事公告
 
更多详情及报名,请访问大赛官网:http://gcd4fe.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