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人工智能主题教学案例说课分享——走进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学名师杨蓉信息技术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4-11-15 11:21作者:admin来源: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点击量:

元卓计划邀请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学名师杨蓉信息技术工作室开展系列活动。
11月16日将举行第二期活动,主题为“AI教育教学探索与反思”。活动将选取《AI生成视频原理探究》《鸡与钱的奥秘》《虚拟音乐厅》《AI与古诗》四节教学案例进行说课分享,探讨人工智能在中小学阶段的教学实践,交流人工智能课例的构思、设计与实施经验。
期待各位老师届时参与。

 
活动时间
2024年11月16日(本周六)
上午10:00-11:30

参与方式
   预约直播:
“全球智慧教育大会”视频号
 

内容简介
活动1:《AI生成视频原理探究》
 
《AI生成视频原理探究》研究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跨学科教学方法。通过实施AI生成视频项目,评估跨学科融合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的影响。教学活动设计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动手实践操作,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新思维。案例强调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突出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以及利用互动式教学工具和在线资源的重要性;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跨学科教学设计,增强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并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知识的兴趣。
 
分享教师:许超
昆明市五华区昆一中学贯中学教师,云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专注于K12阶段信息科技教育实践研究、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昆明市骨干教师,教学案例获全球未来教育教学设计二等奖、课堂教学获全国信息技术课赛标杆课(特等奖)、教学论文获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展示活动一等奖。
 

活动2:《鸡与钱的奥秘》
 
本案例探讨了ChatGPT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通过生成“百钱买百鸡”Python编程的教案和教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课堂上,学生在ChatGPT的辅助下积极参与编程练习与讨论,展现出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满意度和学习动力显著提升,同时计算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增强。然而,案例中也暴露出学生对ChatGPT的依赖性问题。为此,研究建议加强实践研究,优化教学方法,以期为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引入ChatGPT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分享教师:宋琪
石林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员,专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多次在县级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计算机与现代化》《计算机仿真》《Telkomnika》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方向包括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等。

活动3:《虚拟音乐厅》
 
“虚拟音乐厅”的构想来自于学校“科技艺术节”的灵感,学校一年一度的科技艺术节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但是各学科之间的活动都是分离的,比如音乐学科的“合唱比赛”、物理学科的“探究小实验”、生物学科的“人体模型制作”、信息科技学科的“科技创新实践”等,此类活动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课程协同育人,因此设计“虚拟音乐厅”项目,将音乐学科与信息科技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案例结合音乐学科(乐理基础知识、乐器学习等)和信息科技学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体验等),以“虚拟音乐厅”的创建为学习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分享教师:王向云
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信息科技教师,五华区学科带头人,致力于研究数字化背景下信息科技在课堂的有效应用,参与昆明市教育教学“十三五”规划第三批重点课题《昆明理工大学附中特色学校创建的行动研究》,发表论文3篇,曾获省市区优秀论文。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市区级比赛获奖,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
 
活动4:《AI与古诗》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创新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人工智能的应用正逐渐深入到教学各个环节,开启了智能教育的新篇章。然而,在与小学古诗教育相融合的场景中,关键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人工智能技术和语文课标中的文化传承之间达成一种和谐互动的共生关系,并巧妙地弥补人工智能所缺乏的情感维度,这一议题成为了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本次活动从“读、解、绘、寻(写)”四个维度来深入探讨小学古诗词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融合策略。
 
分享教师:
李亚莉,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现任昆明市中华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先后担任学校信息科技备课组长、区级骨干教师信息中心副主任,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曾担任昆明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程序设计组评审专家、第三届昆明青少年人工智能综合实践大赛裁判、云南省信息素养大赛程序设计组评审专家。
赵紫娟,昆明市中华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承担小学信息科技教育工作,校级骨干教师,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信息类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