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弹性教学 > 专家观点 > 王晓宁:一场大规模教育信息化社会实验的启示
王晓宁:一场大规模教育信息化社会实验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5-20 21:59作者:小编来源:中国教科院点击量:
伴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教育战线正面临从“战时向平时”的过渡。那么特殊时期,在线教育作为我国应对“停课不停学”开展的全球最大规模教育信息化社会实验,承担了何种使命、激发出哪些潜力、集聚起什么力量并将如何引领未来发展,值得深度总结。本文从以下五个维度论述在线教育抗“疫”行动的当前进展、主要成绩与未来远景。
教育抗疫,保障大局:
以有力有效的大规模在线教育部署,
回应了广大学生与家长的切实需求
2020年中国抗击疫情期间,全国教育系统在短时间内动员了跨越时空的多方力量进行通力合作,开展了涉及全学段的远程在线教育,以教育战线的抗疫行动,抵御了疫情对教育系统的冲击,回应了全国范围内广大学生与家长的切实需求,充分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进一步而言,14亿人民联防联控的抗疫行动,本身就是当代中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大体验与教育契机。关于疫情防控教育、国情教育、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特殊的时代情境下借由在线教育及时和迅速铺展开来,一方面让疫情防控宣传更全面到位,另一方面也抓住了教育时机保障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与此同时,“在线教育”“停课不停学”“课堂直播”等关键词一度成为全民的舆论热点,教育战线“用屏幕照亮前程,用技术跨越障碍”的适时与有力行动,为抗疫期间回应民声、稳定人心、保障大局作出了贡献。
全员在线,规模空前:
一次全球最大的信息化教学社会实验、
一次全方位开放教育资源的公益行动
教育系统在疫情防控期间面向全国亿万学生开展的大规模在线教育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在全球也尚属首次。当前中国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专任教师1672.85万人、在校生2.76亿人,而此次在线教育实践几乎触及和覆盖了上述所有人群。据统计,2019年我国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在2600亿左右,中小学生在线教育用户达到8000万人,“三通两平台”所奠基的中小学联网率超过98%,发展潜力本身就非常巨大。而抗疫期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今后不可多得的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真实实践,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在线教育的集中量变与质变,并将引发中国新一轮数字化产业高潮与教育产业转型。
从高等教育看,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4个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均提出了在线教学的指导方案和具体措施。教育部为高校在线教学免费推出了22个平台的2.4万门精品课程,形式上涵盖了慕课、SPOC(小规模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等,覆盖了本科所有12个学科门类和专科高职的18个专业大类。
从基础教育看,国家统筹部署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地方优秀平台、校本优秀平台、社会教育机构等,统一为全国各地免费开放共享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各大版本的电子教材紧急上线,图书音像资料迅速在线化;为回应中小学教学的高互动需求,几大主流办公类APP特意拓展了线上直播教学功能;中国教育电视台第四频道通过直播卫星平台向全国范围内的用户传送课程学习资源,更覆盖了偏远贫困农村地区,特别是网络信号比较弱的地区,竭力保障均衡与公平……一时间,优质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水平显著提高。
激发潜力,建构趋势:
倒逼中国教育界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实践有了质的飞跃,
为“战时”向“平时”过渡集聚力量、引领方向
倒逼教育工作者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在线教育意识和在线教育能力。本次疫情使在线教育投入实战,是教育集体的“大练兵”,是对各地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一次大考,是对学校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技术队伍支持保障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危机成为教育工作者激发潜力、集中探索在线教学方法的契机,并为疫情过后教育工作者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和培训诊断出重点。
海量资源空前公开,多元手段集中释放。从资源上讲,国家、资源集中地区、各地名校、社会机构等均从大局意识和公益情怀出发,公开免费共享了众多优质资源,空前实现了资源的可及性,并探知了当前的资源存量。从手段上讲,有效解决师生时空分离教育的多元工具和手段被挖掘出来,包括同步在线教学模式(如网络直播)、异步在线教学模式(如MOOC)、基于学习社区的协作学习模式、基于学情分析工具的精准教学模式、在线翻转课程教学模式、基于学习工具的自主学习模式、基于问卷调查工具的操练教学模式、基于学习资源网站的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如中国科学技术馆网站)、基于认知工具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如“思维导图”)、基于互联网的互动教学模式等。目前这些手段的利用率参差不齐,但随着认知和经验的沉淀,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会逐渐找到适切的、匹配不同情境与知识性质的工具来进一步优化在线教育。
凸显优质在线教育资源的集约化发展趋势。我们看到,在线教育对软硬件设备、资源聚集、教师素质等方面有较高要求,相对难以形成学校和教师各自为战的个体化成功实践;同时,这次关于“在线教学”的全面部署使得最好的课程以最低成本、最大规模、最高效率进行了扩散和传播。这意味着,技术发展给教育带来的集约化、中心化、统一化趋势,给类似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融合、不同地区间教育公平与均衡的推进,带来了非同一般的时代契机。但这种集约化的趋势如何与线下教学所承载的多样化、个性化、情境化取得平衡,有待关注和探索。
中国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摸底与家校合作的潜力摸底。作为世界上互联网最为普及的国家之一,中国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否理想,以及作为世界上家庭最为重视教育的国家之一,家校合作的默契程度是否理想,在此次疫情期间都有所显露,这是一个诊断、摸底与深度总结的重要时机。
硬件保障能力与软件匹配水平的压力测试。超大规模互联网教育组织的核心要素需要包括:流畅的通信平台、适切的数字资源、便利的学习工具、多样的学习方式、灵活的教学组织、有效的支持服务、密切的政校企协同。作为一个全方位的压力测试,此次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实践将为全球最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奠定诊断基础与改进方向。
媒介转换,知识重组:
面向“互联网原住民”精细化探索在线教育的存在逻辑与发展规律,
让线上学习真正发生
形式决定内容,媒介决定实质。此次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对象群体,基本上属于“互联网原住民”,即生来就置身于互联网时代的学生群体。信息传播媒介的改变、知识承载平台的改变,本身就在形塑和制约“什么样的信息和知识能够在网络上传播与留存”。从信息的传播规律来看,存在“形式决定内容”的逻辑,过于严肃和过于系统化的知识内容与教育过程,难以留存,遑论传播。从宏观上讲,互联网经济本身是一个“注意力经济”,也启示我们在线教育或“互联网+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存在逻辑与发展规律,有待深度探索与把握。
在线教育的知识组织规则需要改变。互联网教育实际上是将立体的、多元性、感知性等传授环境扁平化了,将隐性育人体系取舍掉了,将师生同步、物理时空聚焦、同伴互动的优势抹平了。所以,将知识传授娱乐化、碎片化、热点化,激发兴趣以成功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至为关键。关于在线学习的实证数据显示,一个人连续集中精力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而对着电脑屏幕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更短,一般不超过6分钟。从学习效果来看,在线学习并不是一味地强调自制力的培养和反复强化就能提高的,“网络特殊学习节律”需要科学和实证研究。
把握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分化融合的趋势。此次变革性的在线教育实践,给教育界集中探索与反思“到底什么是学习的本质,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提供了契机。学习需要经历感觉、思维、体验、感悟、反省、内化、外显等环节,线上教育在传授陈述性知识方面有优势,在学习程序性知识方面效率较低。建立“学习者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学习模式不能停留在口号上,需要对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各自优势、短板和潜力以及两者分化融合的趋势进行精准分析和研判,以探求借助网络和智能工具增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线下+线上灵活多样的系统机制。此外,起“指挥棒”作用的教育评价也凸显出加速变革的必要性,要加快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学生在线学习、教师在线授课行为记录和认定等方面的应用,以建立可扩展、具有公信力的在线教学评价模式。
教育与科技,双向赋能:
把握教育与科技互相成就的“战后”新增长点,
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此次教育抗疫体现了中国互联网技术的领先性和普及性,世界范围内可能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够在短时间内以教育与科技的大规模结合来实现全民居家学习。在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创业是“去中心化”的,并不一定需要尖端人才和密集资源的汇聚才能取得成功。此次大规模在线教育实验,让教育者、受教育者、科技研发者等人群都有机会亲临教育一线、摸清需求、萌发创意并涌现人才,形成教育推动大众科技创新、科技反哺教育变革的良性循环。
包括互联网+云技术+AI+5G在内的科技进展,在本次疫情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创造了窗口和风口,促使数字经济出现了新的生态。在线教育市场的繁荣可待,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理,引导、规范在线教育行业,使其健康有序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质量迭代升级,同时扩大和发掘相关产业的就业潜力,促使“互联网+教育”创造更多可能,激发更大动能。教育创新与科技创新既是抗疫的有力工具,也在成为反弹的新经济增长点。疫情结束以后,可以预计智能化和数字化将可能成为教育和生活的常态。线上力量正在兑换为线下力量,为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深度变革的内生力量。
来源|《人民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王晓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智能教育需求测算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