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后疫情期教育如何变革

发布时间:2020-05-19 10:50作者:小编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点击量:

2020年1月到现在,疯狂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了基本控制,在国外还没有看到疫情下降的明显的拐点。回顾三个来月的战“疫”历程,回想“停课不停学”期间的日日夜夜,我深刻感受到,这次疫情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值得每一个教育人深刻反思。疫情犹如一次“大考”,我们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把握教育规律、顺应学习规律,才能在大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重新审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和高效,但无论它多么先进、多炫多酷,仍处于“辅助教学”的从属地位。而在这次疫情冲击下,信息技术实实在在地变为“主角”,教育者和学习者很不适应,甚至有些手忙脚乱。

突然遇到持续时间如此之长、涉及范围如此之广、防控难度如此之大的疫情,教师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克服内心的恐惧和慌乱,在思想压力、工作压力、工作时长都远超往常的情况下,比较好地完成了“停课不停学”的任务。但是,“停课不停学”期间,教育教学的形态改变了,学生居家学习,教师居家办公,师生之间的联系完全依靠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这样持续一段时间之后,许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虽然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组织了很多培训,很多学校建设了自己的网上教学平台,但是对其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不够,对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育教学缺乏系统的研究,也很少进行专门的“演习”。在毫无准备的时候,抗击疫情的“战争”就打响了,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教师们边操练边打仗,甚至是边造武器边学习使用武器。平台瘫痪、网络卡顿等问题时有发生,更别提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效果监测的改进了。几十个学生同时在线学习,师生之间难以良性互动,学生学习的差异化也难以得到及时反馈和处理。

这次疫情提醒我们,必须重视研究信息技术,以后如果有类似的情况,一定要能让信息技术担当起“主角”这个责任,教师和学生能更从容地应对。

疫情如镜,照出了教育界各类人群的不足

新冠肺炎疫情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在面对危机时的各种问题和不足。

照出了教育管理者眼界的宽窄

“停课不停学”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些学校做得好,有些学校做得差,这与教育管理者的眼界宽窄、目光长短及危机处理能力有关系。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些教育管理者并没有从非典、诺如病毒、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对教育的影响和冲击中吸取教训,依然没有建立危机应对的基本制度和学校运行机制,平时没有危机意识,更没有危机处理的预案和演练,事到临头岂能不乱?

有些管理者认为,将资金、时间和精力花在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和公共卫生危机处理上,是一种浪费,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一次。这是一种侥幸心理和短视行为,没有养兵千日,关键时就无精兵可用。防患于未然,筑牢防护墙,才能在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时确保教育教学的基本秩序不受到大的冲击,这恰恰是教育管理者最重要的责任。

照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的差异

“停课不停学”期间,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呈现出极大的不同。平时在学校里,由于时间和纪律约束,加上教师家长的管教,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是沿着设定的轨道前进。疫情打乱了计划,原有的轨道失效了,让学生们自由往前走,有些学生就不愿走或不会走,甚至完全进入黑白颠倒的混乱状态。这类学生的自我领导力,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等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

造成学生个体之间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差异的原因,在于平时所受教育的不同。有的学校,教师和家长代替学生做了很多事情,他们替学生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学生没有自己做主的机会,一切只需按部就班地做就好了。在居家学习这段时间里,也有一种特别听话的学生,表面上看很有自觉性,有人监督和没人监督一个样。教师要求什么时间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但这并不代表自主学习能力强,只能说是长期以来“训练有素”。一旦让学生自己安排时间、自己做计划,这些“听话”的孩子很可能会不知所措。在别人的监督和管理下有秩序地做事与自主安排有序做事,其价值和意义是不一样的。

照出了教师线上教学水平的高低

在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之后,需要跟学生互动。而在线教学中,教师在互联网那边“启”了,学生在网络这边“发”没“发”,教师很难掌握。疫情期间,很多教师无法很好地驾驭网络教学,他们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方法,还是跟过去的现场教学一样,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我也发现,有些教师平时在各类教学比赛中表现并不突出,但在这次在线教学中,却深受学生欢迎,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在线教学的一些规律。目前,我们对于在线教学的规律研究不够深入,如何做到时间短、内容精、吸引人,这都是需要下功夫研究的。教学方式变了、教学平台变了,整个教学设计也要相应做出调整,一定要把学生设计进去。在线上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一个“引子”,把线下“满堂灌”改成线上的“满网灌”,肯定没人爱听。教师要让自己提供的资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系统,并在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的地方搭好“桥梁”,引导学生的学习一步步走向深入;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完成学习过程,而不是由教师独立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照出了家庭教育的成败

这次疫情给家庭也带来巨大考验。孩子没法上学,很多家长也没法上班,父母每天和孩子待在家里,关注孩子学习状态的时间一长,就出现了很多家庭不和谐的情况,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父母本身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积极阳光充满正能量,还是负面消极天天抱怨,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效率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这次疫情中,家长的境界、家庭的状态,包括家长的科学素养背景,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在居家学习的日子里,父母可以同孩子一起学习、研究有关病毒的知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增进了亲子关系、促进了家庭和睦。有些学生学了生物,完全可以学以致用,用他学习到的知识来解释病毒和传染的方式,解释什么是免疫、什么是疫苗,解释为什么要戴口罩、勤洗手等,这既是知识的活学活用,也是非常好的疫情防控知识普及。

后疫情时期教育该如何变革

疫情终将过去,一切会回归正常。若深刻反思,积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能把坏事变成好事。

首先,要增强危机意识,做好战略储备。

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卷土重来,还有可能会遇到其他意想不到的危机,当学校不能按传统形态运行、学生不能到校上学的时候,怎么办?我觉得各级学校都要有“战备”思想,就如同每栋楼建造的时候就要配备好消防设施一样,用不上最好,但不能没有。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准备稳定可靠的线上教学平台和完整的课程,万一哪天学生无法正常上学,就可以从容地在家继续学习。我们还要从理论到方法,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真正提高教师的在线教学水平,如何在平时就培养好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这些都是学校教育要做好的战略储备。

有了这样的储备,除了应对集体性的突发事件以外,还可以应对单个学校、单个班级的偶发事件。当某个学校或某个班级出现偶发事件、不得不停课的时候,停课的学生回家打开电视或电脑,接通网络,就可以继续学习了。

其次,加深对教育本质和学校内涵的理解,丰富学校的形态。

这次疫情丰富了学校的形态,或者说丰富了我们对学校内涵的理解。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意识到,一个学校最关键的就是要有比较完整的秩序。学校不见得非要有围墙、有教室,也不见得非要以固定的组织形式来进行,但必须有学习任务和学习指导。在学习的组织上,要有序,要讲究教育方法。虽然学生在家学习,但是同样能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指导学生落实学习任务和育人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做计划、控制节奏、建立秩序,形成学校的“精气神”或学校的灵魂,保证培养人的核心任务不变。

学校的形态在疫情中有形式上的变化,如育人的场所、育人的方式,包括在完成育人任务时每个人担当的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教育的核心任务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客观地讲,在这次疫情的“大考”中,有些学校的育人任务完成得并不是太好,主要是因为没有预料到现在的学校形态会被打破。后疫情时期,我们要主动谋划,积极备战,经常演练,这样才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危机应对状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再其次,要重新认识在线教学的价值,改进教学方式。

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过于重视“听老师讲”,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很不够。而事实上,学生不一定非要听老师讲课才能学习,也不一定要“先听后学”,也可以“先学后听”。我认识不少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院士,都有某个教育阶段是靠自学完成的。

疫情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长期积累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在线学习资源具有丰富的选择性,我们一定要尊重互联网的这种特性。在未来的教育当中,我们不但要储备在线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学习,还要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驾驭这些资源的能力。我们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放手给学生自己做主的机会,让他们在新的教育形态、新的学习方式下自我适应、自我成长。

作者王殿军,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20年4月30日第11版 版名:课程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