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勇,裴文云等: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与经验

发布时间:2020-03-25 14:38作者:admin来源:中国电化教育点击量:

     编者按: 疫情当前 , 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 停课不停学” 号召 , 纷纷组织师生开展在线教学工作 , 充分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和资源 , 以解决延期开学阶段学生的居家学习问题。 但在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全媒体常态化教学应用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若干问题与挑战 , 如 “ 网络基础条件研判不足”,“学生参与性和持续性不高”,“优质线上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教学和管理策略落后 ” 等。

     本刊特征集了来自不同学段、 不同地域相关教学实践案例,进行初期的实践经验分享和交流 , 以期能在新媒体新技术应用 、 教学指导策略、 居家学习生态构建 、 推动整个教育系统落实服务保障工作 、 促进区域和学校教育整体发展等方面提供参考与借鉴。



引用请注明以下信息:

杨金勇,裴文云,刘胜峰,张东淑,张湘,姜卉,姜莉杰,于瑞利.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与经验[J].中国电化教育,2020,(4):28-41.

 

把握资源开放机遇

推动从学生学习到教师学习
——欠发达边境山区县域“停课不停学”实践与思考
杨金勇
一、问题提出
近期,围绕“停课不停学”,全国上下开展了一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在线教育服务保障大作战,掀起了数字教育资源开放运动热潮,以国家队、地方队、社会队为代表的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纷纷登场,教育内容、工具、平台如潮水般涌来。专家学者、名校名师、乃至一线草根热议“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关于“停课不停学”的研究与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微观方面,主要是教师胜任能力,包括在线教学指导方法和策略、新媒体新技术应用等;二是中观方面,主要是建构模式生态,包括居家学习和在线教学的模式、模型,在线教学环境构建、在线学习机制和保障等;三是宏观方面,主要是疫情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发展等。然而,关于欠发达地区如何看待并整体推进“停课不停学”以及如何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讨论还比较少。
从教育部针对延期开学提出“停课不停学”到各地迅速部署,可以说欠发达地区并不落后于发达地区。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居家学习终端及网络条件覆盖、可用、稳定等客观方面还存在较多“有没有”“好不好”的问题,在学生自我监控、家庭教育、教师观念能力等主观方面还存在较多“好不好”“强不强”的问题。在疫情防控和正值假期的特定条件下,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停课不停学”的政策落实、价值选择和实践路径是什么?笔者结合欠发达边境山区县域教育实际,部署指挥并深度参与了全县“停课不停学”工作,基于此案例,总结了关键举措,特别是提出在“停课不停学”中后期要自下而上,及时推动从注重学生学习到注重教师学习,将对衔接回归学校教育产生最大化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二、案例介绍
本文案例来源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沧源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地处山区,是由原始社会一跃千年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直过区、中缅边境县、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9年4月脱贫摘帽。疫情防控期间,沧源县“停课不停学”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直接部署,建立县校管理、县级教研、县级技术支持、县级宣传交流、校级辅导五支队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压实责任,全县组织管理一盘棋;兼顾公平和效率,分类分层分阶段整体推进;按正常假期和延期开学两个阶段实施,涵盖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每日调度、在线值班、工作简报三项保障制度。通过部署先行,实践检验、动态调整,全县“停课不停学”的总体路径是:第一阶段以注重学生学习为起点;第二阶段重心上移,以注重教师学习为终点,以衔接回归学校教育为重点。县域整体推进“停课不停学”有以下三项关键举措:
 
(一)分类分层分阶段制定学习任务
按照1月底教育部、云南省关于延期开学通知要求,沧源县将“停课不停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正常假期阶段,时间为3周;第二阶段为延期开学阶段,时间至春季正式开学。每个阶段在线教育的内容、方式、要求等均以县教体局下发文件进行指导落实。
分类实施——全县中小学划分为毕业班和非毕业班,第一阶段在线教育,毕业班的主要任务是专题复习,非毕业班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寒假作业。第二阶段在线教育,全部转为专题复习或自主预习。毕业班的专题复习由县级高度统筹,确保质量,各学科县级教研团队集中设计复习导学案,定期推送给各校进行落实。非毕业班的寒假作业和专题复习等任务由校级统筹,学科教师具体组织实施。
分层实施——学生居家学习首要的影响因素是学习终端和网络条件,这与城市地区存在较大差别。因此采取分层指导和分层作业的方法,对具备终端和网络条件且学业水平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之外,推送拓展学习资源。对具备终端和网络条件但参与性不高、持续性不足的学生,督促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对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学生,采取电话联系,布置指导完成自学任务。
 
(二)以整合推送网络优质资源为主,教师辅导答疑为辅
为了推动全县“停课不停学”快速运转起来,抓住网络优质资源开放机遇,采取以整合推送网络优质资源为主,教师辅导答疑为辅的在线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居家学习质量。为了给全县教师做好服务保障,帮助教师一步到位获取优质资源,县级教研团队在各类开放资源平台中,选出几款适合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平台,形成资源列表推荐给教师使用。为了帮助教师快速掌握支持辅导答疑和班级管理的技术工具,县级技术保障团队在众多网络技术工具中,选出实用好用的技术工具,形成工具列表和教程推荐给教师使用。
 
(三)自下而上,从注重学生学习到注重教师学习
通过对第一阶段“停课不停学”密切追踪和调研分析,果断对全县第二阶段“停课不停学”做出调整,除了继续实施学生居家学习,特别启动教师全员学习,且教师学习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服务保障“停课不停学”,而是明确定位为学科知识和讲解能力。这样的价值选择和实施路径背后有三方面考虑:一是为什么抓教师学习。抓住“停课不停学”优质资源开放的机遇,教师学习要比学生学习对回归学校教育后的教育质量提升贡献更大,效果更明显。二抓教师学习什么。近几年乡村教师培训越来越多,但乡村教师教学能力中学科知识及其讲解能力没有获得较多培训提升,内功修炼不够,招式再多再先进始终不能很好解决教学质量问题。因此,将学科知识及其讲解能力作为教师学习的主要内容,而且也适合教师居家自主学习。三是怎么抓教师学习。针对各级各类学校各学科教师,县级教研团队制定了每位教师的学习计划,整合推送网络优质资源,实行菜单式、自选式、自主式的学习,并将教师学习纳入全员培训进行管理。这项举措极大调动了全县教师学习积极性,有效解决了全县教师在学科知识方面长期以来得不到深入、持续提升的问题,对开学后的学校教育产生促进作用。

 
三、主要思考
(一)乡村“停课不停学”困境
1.部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持续性不高。以沧源为例,中小学有25%的学生由于家里终端或网络不具备,导致不能参加在线学习或教师的辅导答疑;27%的学生虽然具备硬件条件,但落实学习计划的持续性不够;能够经常参与在线学习的只占50%左右。
2.部分学生居家自主学习习惯不高。以沧源为例,由于大部分学校为乡村寄宿制学校,平时学生吃住学主要在学校,因此居家学习习惯总体不高。
3.部分学生居家学习的家庭教育督促保障不高。由于欠发达地区人口文化教育水平总体还不高,乡村的家庭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学生居家学习的督促保障力度不够。此外,再加上春季农忙、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等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居家学习的家庭教育保障水平不高,也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参与性和持续性不高。
4.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总体不高。乡村教师专业水平总体不高,对“停课不停学”的服务保障能力短期内不能全面提升,甚至将学校教育的业务流程复制到在线教学指导,导致花费了很多精力,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5.教师资源配置不均。部分学校由于学生居家学习中主科分配较多,而音体美等不足或缺失,导致语数外等学科教师忙碌在线教学,音体美等学科教师无所事事,教师资源配置不均,容易导致学科分工、在线值班等后续管理不善的问题。
以上困境一方面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居家学习过程中,缺少与师生互动,不能得到更多学习指导,进而导致居家学习效果不高。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问题,无法驾驭在线学习指导工作,往往更多是督促学习、批阅作业等重复性劳动,而辅导答疑的知识型劳动不足。针对这样的困境,在组织学生居家学习过程中,要进行有效引导,合理分配。
 
(二)乡村“停课不停学”建议与对策
1.发挥宣传渠道和稳定教育秩序的作用。从疫情防控看,“停课不停学”发挥着疫情防控宣传教育的重要渠道作用和稳定教育秩序作用,此外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由孩子给家长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及生命健康教育,在偏远山区,这一点很有意义而且也很有效。
2.探索乡村教育供给侧改革。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停课不停学”既是抓住优质资源开放的机遇,也是探索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机遇。特别对乡村寄宿学校来说,教室和宿舍是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书本和教师是受教育的主要来源,家庭教育作用不充分,学生自我监控和自主能力受学校环境和教师影响较大。因此对欠发达地区学生居家学习而言,通过教师整合推送网络优质资源,一方面降低教师在线工作量,集中精力辅导答疑,避免重复工作,另一方面为学生拓展了学习途径,分享优质教育资源,保障居家学习质量。
3.对学生居家学习进行分类分层教学指导。例如对条件具备、学习积极的学生,进行提高式学习指导;对条件具备但学业水平不高的学生,进行巩固式学习指导;对条件不具备的学生要指导做好兜底式学习指导。此外,针对学生居家学习,学校要统筹安排好教师资源,把握好实施节奏,学生居家学习总体上达到在线率稳定、流程稳定、师生适应等稳定期的时候,不建议再投入过多精力在学生居家学习的工作上,而是要将重心上移,适时启动教师全员学习,人力精力向教师学习适度倾斜。
4.实施教师全员学习。本文认为,“停课不停学”首先要以学生居家学习为起点,对学生学习要本着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推进原则,但不能忽视教师学习,尤其是针对欠发达地区学生居家学习面临的种种困境,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全部解决,也不建议过多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解决这些困境。相反,要转换思维,用教师的全员学习、整体提升来弥补学生学习面临的困境,切实抓住“停课不停学”全国开放的优质资源机遇,以教师全员学习为终点,以回归并最大实效促进学校教育为重点。
5.分级加大调度与统筹,确保县域整体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停课不停学”从启动到实施全程几乎是非接触、网络化运作,这对教育应急治理能力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教育系统在实战中提升治理水平是非常好的机遇。首先要提高认识,压实责任。教育领导干部及党员教师带头行动,压实责任,既要当好指战员,又要当好战斗员。全县教育系统要在组织管理上树立“一盘棋”思想,确保工作不乱。其次要创新治理。全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分级统筹,县级统筹抓总体设计实施、服务保障,也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优势,由县级直接抓重难点实施。例如针对毕业班采用县级推送—校级落实机制,县级教研为毕业班学生统一定制复习导学案和资源,学校抓落实,教师抓辅导。全县教育系统分级加大调度,县级阶段调度会,开到每位老师,一步到位部署;县级每日调度会,开到功能型团队,分析研判后再优化再安排;校级每日调度会,对工作落实情况分析研判后再优化再安排。最后要利用生成资源进行服务保障,把典型师生、典型做法等进行及时总结,用身边榜样案例引导,实现服务保障的群众化、扁平化。
 
作者简介:
杨金勇: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yjy@moe.edu.cn)。
  

疫情期间基于家长需求的幼儿园 “互联网+”
家园共育模式核心策略

裴文云
 
在2020年春节前后的时候,新型冠状肺炎(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形成大规模疫情。为做好防控工作,教育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精神,做出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决定,提出延迟开学期间要充分发挥在线教育平台和网络媒体作用,做到“停课不停学”。
幼儿园主要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和电话等,促进教师、家长网上信息交流,为家长提供幼儿居家生活的合理化建议、亲子活动的资源和指导。这种由幼儿园在线推送资源,通过家庭亲子互动来实现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共育。疫情期间,幼儿的一日生活由教师在园组织转换为家长在家庭中实践,其核心是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疫情对幼儿教育的影响与挑战
幼儿园在线指导家长的质量,决定了幼儿居家学习与发展的水平。这种全新育人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幼儿园从未遇到的挑战。
 
(一)研究工作重点迅速切换至居家需求
幼儿园必须迅速切换研究工作重点,在短时间内全面、科学、系统地安排在线指导,以居家需求为切入点,与时间赛跑,设计利于在家庭中有效实施的保育教育工作方案。
 
(二)提高家长科学育儿能力迫在眉睫
疫情期间,亲子互动成了幼儿居家学习的基本模式。幼儿园需将提高家长科学育儿能力作为重点,通过推送不同年龄班的系列亲子活动,让家长成为知识和幼儿之间的“中间人”,以便创造、促进和丰富幼儿的学习条件。
 
(三)协助家庭设计教育空间非常必要
幼儿居家生活与在园生活,空间上存在诸多差异。为了让幼儿居家也能保持正确的站立、坐姿及良好的秩序感,在家庭实施平日在幼儿园里用于阅读、游戏和科学操作“空间”的组织安排,以改变所有活动都在客厅、长时间窝在沙发上产生的弊端。
 
(四)编制家庭生活课程内容
为达成假期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推送的内容要从家庭实施的视角去研究、编制,变常态的家庭生活为系列课程资源,让幼儿学习、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并努力适应或改善它,从而体会生活赋予的意义。
 
(五)与家长互动的在线平台选择要便于操作
与家长、幼儿在线互动空间的选择,要源于日常习惯,便于家长操作。推送的资源要适合大众化终端接收,比如手机、电脑、电视投屏。推送的时间要相对固定,篇幅要符合受众心理,全园性与班级类的分布要合理。
 
二、家庭居家现状与需求
疫情期间的家园共育,家长既是中间人也是实施者,他们的实际需求是幼儿园谋划工作的重要依据。《新冠病毒肺炎假期城区幼儿园“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需求调查》(以下简称《调查》)问卷,对疫情期间以亲子互动为主要方式的居家保育教育,从目标、内容、时间、评价、互动工具等维度进行问题设计,希望了解到家长对家园共育相关工作的真实想法,为决策者提供可参照的数据支撑。参与调查的12所幼儿园类别多样,2807位家长中91.28%的人填写了问卷,他们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居家作息时间与幼儿在园相比,整体往后推迟
1.起床时间推迟1小时左右。在回答“假期中您和孩子起床时间”时,选择早晨7:00左右的只有210人,占8.19%,选择在8:00—9:00之间的占85%以上。
2.晚上入睡时间推迟1小时以上。在回答“假期中您的孩子入睡时间”时,29.59%家长选择晚上9:00左右,52.87%家长选择的是晚上10:00左右,还有选择更晚休息的。
 
(二)亲子互动时间不确定,随意性的占到四分之三
在回答“您在家里与孩子的互动情况”时,家长选择“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的占22.77%,选择“有时间就进行”的占51.31%,选择“说不准”的占25.93%。
 
(三)假期居家活动内容的需求
1.家长对幼儿习惯培养的重视高于知识的学习。在回答“您认为假期中孩子的发展哪个方面最重要”时,89.94%家长选择了“按时作息生活卫生习惯良好”。另一个选项“学习五大领域知识”填写人数占10.06%。
2.家长对幼儿参与家务劳动期望值高。在回答“您希望安排孩子适当参与家务劳动吗”这个问题时,选择非常希望的占35.09%,选择希望的占57.58%。这表明90%以上的家长对此抱有期望。

 
三、疫情期间幼儿园开展“互联网+”家园共育策略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教育活动组织、教育活动过程、具体实施都体现较强的专业性。看似平常的幼儿一日活动都要科学合理安排,主要维度有动静交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幼儿良好习惯和初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和表达表现,不应片面追求活动结果等。
一部分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有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忽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个体差异、学习方式和特点及学习品质,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出现了“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为此,根据《调查》中相关问题选择结果,对幼儿园疫情期间开展“互联网+”家园互动提出以下四项核心策略。
 
(一)家园共育时间安排应按居家活动进行模块化设计
1.明确一日作息居家活动模块。近40%的家长希望幼儿园在疫情期间,为家庭提供合理的一日作息。幼儿园要根据假期家庭实际作息情况,参照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以幼儿居家主要活动为主线,关注幼儿睡眠、锻炼、自主活动、师幼互动等,安排适合居家执行的模块化一日作息表(切不可把时间安排过紧过碎),在线发布给每位家长知晓掌握。
2.列表呈现一周教师在线集中指导时间。70%左右的家长希望幼儿园明确教师每天在线指导的具体时间。幼儿园应分年龄段或者分班,发布每天的线上师幼互动时间,列出一周活动安排表,尽量保证每天时间段相对固定、内容确定,便于家长安排幼儿即时参与。
3.一天教师在线互动活动安排1次,每次约20—30分钟。表示每天由教师在线指导活动1次的家长占80%以上;上下午各1次的占14.85%;只有102位家长选择“班级每个老师各1次”。可见,家长并不希望每天安排过于频繁的教师直接指导活动。所以,幼儿园安排班级教师与幼儿直接互动的活动每天1次即可。
明确每次教师在线指导的活动时间为20—30分钟。对于由教师参与指导的活动时间长度,近90%的家长选择20—30分钟,只有少部分家长选择更长时间。综合考虑家长对每次活动时长的意向,幼儿园安排教师集中指导活动的时间,小班在20分钟以内,中班在25分钟以内,大班在30分钟以内。
 
(二)家园共育目标应关注幼儿学习品质发展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与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都是良好的学习品质,假期居家生活应予以关注。
1.保持良好积极乐观的心态。89.4%的家长选择了心态良好积极乐观。在这场疫情中,良好心态积极乐观显得更为可贵,要特别重视幼儿的心态调适。要指导家长与幼儿谈论病患话题时,多向幼儿介绍国家、当地、本生活区的防控举措,尽量避免恐慌情绪,帮助幼儿去除焦虑,安心居家生活。师幼在线互动时,鼓励幼儿居家生活的点滴进步,传递积极信息,给予他们温暖、力量和信心。
2.作息游戏学习习惯良好。84.44%的家长选择了作息游戏学习习惯良好。幼儿园要指导家长关注幼儿的一日活动言行,懂得身为父母在习惯养成中的示范效应,懂得坚持对习惯养成的重要价值。在线推送的资源中,应包含相应的指导方法。
3.完成家园互动各项任务。近70%的家长希望孩子完成家园互动各项任务。幼儿园要让家长了解母亲(或父亲)与孩子的早期互动,不论是言语交流还是非言语交流,对于孩子的思维发展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要帮助幼儿在假期中认真、有序、愉快地投入各种活动与游戏中。
4.基本掌握新冠肺炎防控方法。60%以上的家长选择了基本掌握新冠病毒防控方法。指导家长帮助幼儿通过电视、儿歌等途径,知道居家不出门对于防控的意义,学会正确打喷嚏、洗手、戴口罩等疫情基本的防控方法。
5.知道新冠肺炎可以治愈。近一半的家长希望孩子知道新冠病毒可以治愈。幼儿园、家庭要帮助幼儿了解医生、护士的工作,观看病愈出院的患者视频或图片,知道新冠肺炎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三)家园共育内容要挖掘身边生活作为课程资源
1.合理安排居家活动内容。在回答“您希望孩子每天活动的内容”时,家长选择依次为自我整理自我服务(占77.39%)、亲子阅读半小时(占73.41%)、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占67.91%)、与老师共同学习半小时(占61.72%)、坚持锻炼一小时(占58.36%)、各种游戏半小时(占40.31%)等。幼儿园在推送家园共育内容时,视角要从幼儿在园与教师直接互动的常态,转换为在线方式下的家长与幼儿互动。可安排幼儿自主安静阅读、专心建构拼搭、独立绘画及手工、主动收拾整理、为家庭服务等内容,回应家长在幼儿自我管理上的关切。
2.注重选择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在对教师在线指导内容的安排上,家长选择依次为:专注力创造力指导(占82.38%)、作息习惯指导(占67.41%)、卫生习惯指导(占66.82%)、五大领域知识(占62.22%)、疫情心理疏导(占40.07%)。
家长高度认同与渴求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幼儿园要系统推介幼儿成长规律知识,帮助家长理解学习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它可能是一种乐趣、一种热情、一种激动、一种愿望、一种喜悦、一种冒险、一种承认,或是它们的不同组合。精心选择指导性强的发展幼儿专注力、创造力内容。在幼儿居家作息、饮食、睡眠、洗手等习惯养成上,提出具体指导建议,帮助家长对幼儿进行管理。对五大领域学科知识,要选取居家生活材料设计成有趣的活动,以游戏形式推送。对疫情心理疏导,幼儿园要指导家长让幼儿通过讲述、画画、手工、扮演等形式,表达对武汉及身边病患的关爱之情,对战斗在一线的医生、护士等英雄们的崇敬之情,对祖国强大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自豪之情。
3.安排符合年龄特点、形式简单易做的内容。在回答对幼儿园提供活动的期待时,结果为:符合年龄特点占87.29%、形式简单易达成占64.72%、目标明确具体占54.54%、内容系统连贯占50.41%。可见,家长更关注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同时简单易学的内容。所以,幼儿园在统筹设计推送资源时,最好是分年龄班进行,目的明确、步骤清晰、形式及材料简便易行,不要给家长造成负担。
 
(四)“互联网+”方法的具体选择要基于家长已有经验
1.录制好的视频按时播放最受欢迎。在回答“您希望教师指导的家园互动的方法”时,选择录制视频后按时在群内播放占78.91%。
2.近一半的家长对教师通过视频与幼儿即时互动有所期待。一方面教师的出现会给幼儿带来心灵的慰藉,同伴之间的隔空相见,也是幼儿内心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的讲解体现了专业性。
3.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选择老师在群内的即时语音作为指导家园共育的方法。语音互动对幼儿集中注意力,专心倾听教师所讲的话题,有一定的优势。
4.有近三分之一的家长选择幼儿园公众号作为获取资源的途径。幼儿园可以将公共类别的话题,比如疫情防控知识、生活习惯养成知识等,发布后供家长浏览掌握。
 
(五)反馈幼儿成长要满足家长期望
在回答“您希望假期表现的展示”渠道时,家长的选择从多到少分别为画画手工类的拍照(占70.84%)、家务劳动习惯类的打卡(占67.99%)、语言类的录音展示(占66.74%)、科学益智类的拍照(占63.7%)、体育舞蹈类的录制视频(占51.5%)。以上数据表明,家长赞成各种即时展示方式,侧面反映出家长对幼儿表现的评价是重视的。幼儿园要按照班级群管理习惯,对幼儿居家的日常展示予以点评,但要考虑频次的适宜,避免增加家长的负担。

 
四、结语
假期延长开展的“互联网+”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家庭都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教育空间的转换,迫使幼儿园快速调整思考角度,适应变化。基于数据支持的在线指导,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达成幼儿假期居家的身心健康发展。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战争,必将在党中央统一指挥下取得全面胜利。幼儿也会从家庭走出,继续到幼儿园与同伴集体生活。而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却没有结束。对于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幼儿园如何快速全方位应对,如何对家庭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化零碎设想为全面筹划,化推送具体活动为提供系统教育服务,是这场疫情带给我们深思的话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破。幼儿园预案周密,家长有备而战,“互联网+”应用通畅,在线指导下的家园共育,才有可能变手忙脚乱为有序推进。
 
作者简介:
裴文云: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园教师培训、家庭教育(446333625@qq.com)。
  

 

如何组织战“疫”下的常态化线上学习*

刘胜峰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基于校馆合作的项目式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DHA180433)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学校开展线上学习以解决延期开学阶段的学生居家学习问题。虽然在我国教育领域里对于线上学习的创新实践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但是开齐课程组织全体师生坚持每天线上学习,对于绝大部分学校来说都是第一次,大规模的常态应用还是出现了“网络基础条件研判不足、组织无序舍弃现成优质资源、管理方式落后、高耗低效”等问题。厦门实验小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认为开展全校性常态化的线上学习,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整体、审慎、务实、包容和创新地组织实施,才能在战“疫”下把好事办好。
 

一、整体方案:要系统和接地气

线上学习有别于传统的班级实景教学,要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思路决定着战“疫”下常态化线上学习的出路。学校首先要清晰组织思路,细化各分项规划,精心做好方案的顶层设计。
“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这三个问题影响着学校行为走向。线上学习是面向未来挑战的能力,是随时随处个性化学习的方式,是战“疫”期间“学会学习”的教育。我们编制《防控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指导手册》,从课程、教师、学生、家长四个方面规范常态化线上学习。学校最大程度地谋求家长认同与参与,通过明确线上学习家校一体联动机制,实施包括“每天餐叙十分钟”的家长辅导行动,持续地推动学生的家庭规则、行为与认识能够和学校的教育协同一致。
课程是学校实施线上学习的轴心和品质基础,就好比人体内传递主要生命物质的血液循环系统。线上学习不能教新课,我们就组织教师研制项目式课程,坚持国家课程学习和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语文开设《阅读“非连”文本,知疫情学防疫》,数学组织讨论《疫情中的曲线》,还有《静下心写好字》《陶器欣赏与品评》等等。这些课程聚焦健康、伦理、科学等生命发展,以主题化、任务型的形式在传承与创新中打破文本知识与现实世界二者的边界。
只有学校充分分析与传统教室迥异的学习场景下学生的差异,把准学生在家能否自我管理,才能避免线上学习形式化。我们差异化编排一至六年级线上学习课表,每天安排三节课和一节居家运动课,每节课不超过30分钟,周末正常休息。按照“学会学习”的关键指标,从路径、方法、要求规范学生线上学习的行为,包括线上发言纪律和互动技巧。另外,还从作息时间、视力保护、心理调整等方面要求学生在网络面前既“能静下来”又“能动起来”。
 
二、平台工具:要安全稳定和适宜
面对突发的战“疫”,如果学校没有预见网络互联能力是支撑大规模排课教学落地变现的保障,没有认清工具的熟练运用是学生顺利参与线上学习的前提,那么恐怕会把线上学习变成一片盲目飘动的“浮云”。学校要审慎地选择线上学习的平台工具,充分研判本校师生的理念、能力和可用资源,以扎扎实实的技术去保障全校师生的日常需求。
市场上很多授课平台要链接安装未经过安全评估的软件,有些APP未做安全防护。如果学校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安全审查,就容易出现学生信息泄露、授课系统被入侵篡改等问题。虽然有些直播平台大带宽、低时延、高质量,但是当全国的学校都前所未有得同时并发进入该平台时,必然会出现数据通道不稳定等问题。选择学习平台要以安全为第一,再考虑稳定性和是否大众化。学校也不能因为仓促,直接将官方免费公开平台、商业平台以及民间产品混搭推荐,不考虑适不适宜本校学生的认知特征,不分析自己的学生是否具备熟练运用该平台工具的能力,从而导致师生和家长心生无奈。
由于小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略显不足,我们不迷恋有些产品的“先进”,一开始就要求全校都以QQ群作为线上学习的平台。QQ群是很成熟的家校联系平台,连接稳定,操作方式统一而快捷,即使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也不缺少对该平台功能体验的经验。因此很短的时间全校就顺利地参与了线上学习,没有因为网络或技术问题导致无法学习而出现抱怨的声音。
我们在全校稳定开展线上学习一段时间后,鼓励大家尝试使用国家教育数字资源网等其他系统,获得更高效、更稳定的平台后再全校推广。我们要求每个班级使用相对统一的平台,避免了频繁更换学习平台而产生混乱,至今没有出现“家长忙于下载各种APP,学生穿梭于各类通讯工具”的问题。
 
三、组织步骤:要“点—面—体”有序推行
从实体课堂切换到网络轨道,很多教师缺少自信,茫然不安。如果学校跟风组织,朝令夕改,必然会加重战“疫”下人为制造的教育焦虑。学校要冷静面对众说纷纭的线上教学洪流,务实地构筑“从点到面再立体推进”的新秩序,勇敢地利用好网络上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去伪存真,不断地迭代改进。
要抵御无序的侵蚀,学校必须厘清教师岗位职责,让每个层级的人在过程中都有清晰的目标和操作规范。比如信息中心负责技术指导与保障,教研组长组织研制教学内容,班主任审批学生请假,年段长统筹核发线下作业。
一所学校全员参与线上教学,可以相信教师会创造许多可能,但不能低估全校同时进行新教学实验将会出现的困难。为了避免问题预估不足,缺少同伴经验,一窝蜂上场的耗时耗力又低效,我们采取“一部分人先行先试”,鼓励充分暴露问题,再把问题解决方案转化为全校共同经验,探索确定基本教学模式后再全面实施。
当线上学习常态化后,如何实现同年级里更深层次的课程迁移与运用,而非留在浅层次的“转发式”教学呢?我们要求团队备课,建立“一个主教和多个助教同步同年级教学”的组织结构。主教老师录制微课、设计练习,以分钟为单位编制“学习计划书”,课前培训助教老师。助教老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或环节,实施适合的教学,保证同年级各个班级都能实现相同水平的线上教学质量。
 
四、过程管理:要扁平化和智能化
在线学习变成常态课,其过程管理是个新课题。如果缺少包容,没有深入观察和广泛听取一线师生的声音,那么就很难保障学生正常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很难精准指导各班级的教学过程。
扁平化组织适合战“疫”背景下的常态化线上学习管理,方便信息交流并能够及时决策解决突发的问题。我们组建“1+6+n”管理模式,每天一人总负责,六人分年级管理线上教学。年级管理员通过自组织的方式解决问题,包括及时纠正直播教学中可能存在的失误。
扁平化管理给予教师非常高的尊重,能高效收集教师遇到的问题和实践反思,营造起积极向上的良性氛围。我们老师在直播教学后就马上分享自己的思考:播放视频时,关闭老师的话筒可以避免回声;学习内容不能太满,要留足学生互动的时间;助教老师务必掌握“群禁言”功能等等。
智能化技术加速变迁学校传统的管理方式,正不断渗透于多样化的课程应用和教学治理。最大化发挥信息连通、数据集成等“云服务优势”,是学校管理技术改造下的教学新常态的需要。比如,在收集教学信息时,运用线上文档工具创建“在线收集表”,录入通知内容,设置填写栏目,分享到工作群,教师点击填报,学校就能收到自动生成的汇总表。
 
五、教学方式:要项目化与挑战式
线上学习从碎片化应用转变到常态化应用,是挑战也是机遇。假如广泛的线上学习能够低耗高效,可以预见,它将导致一场学习能力的新分流,催生出全新的学习方式。
线上学习微观上表现为教和学方式的转变,只有教师教学技术能恰到好处地支持学生不同的学习路径和学习素材,融合才有可能自然而真实地发生。我们鼓励教师创新线上教学方式,以“任务挑战”为主,让项目式、统整式、活动式为代表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样态生长在常态化的线上教学中。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为研究实践、讨论拓展、任务完成,重点进行学习研究、活动指导、思维拓展等素养时代所需要的学习力教学。
如果教师能够基于数据、交互、多元等组织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学习,那么就可以综合运用这些特定学习方式孕育出新的观念、思维和技能,将学生发展成为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人才。面对复杂的线上学习情境,我们要求教师多用“结构化任务图示、概念图、表格”等脚手架,灵活安排学生的物理空间和时间框架,广泛试验基于任务的自主探究学习、基于任务挑战的自主个性化学习、基于主题内容的自主协作学习。
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技术革命,正在推动学校教育走向充满着可能与未知的时代。面对常态化的线上学习,学校教育者们要往更深更广的维度去思考教育信息化的新路径,只有把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做到最好、做到最佳,才能让疫情的不幸变成通往幸福的桥梁。
 
作者简介:
刘胜峰:特级教师,副校长,研究方向为学校课程和数学教育(397359021@qq.com)。



 

图式交互可视化教学策略在大规模疫情期间
应用价值探析*

——以针灸学为例
张东淑,张 湘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规划项目“教学图式交互可视化研究”(项目编号:K1070159)、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医思维导向的多元混合教学设计与评价——以《针灸学》为例”(项目编号:G7290006)研究成果。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教育部发布通知,指导各高校充分利用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展开在线教与学活动,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可以预见的是,为应对新冠肺炎引发的大规模在线授课将会改写“课堂”一词的含义,也面临着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本研究运用雨课堂支持下的图式交互可视化教学策略,结合“针灸学”教学实践应用实证,分析其在大规模疫情期间的应用价值,以期为线上教学策略应急预案提供借鉴。

 
一、大规模疫情期间在线教育面临的问题
疫情期间,学生须待在家中,不能提前返校、不能参加集中性活动,甚至不能外出。此形势下,学生集中在同一场地学习已不再可能,共位集中式转变为异位散布式的教学组织结构成为制定应急预案之刚需。教学组织结构转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异位散布式教学组织结构中师生需要借助媒体的支持构建特定学习环境;其次,线上课堂往往受到频繁跳转多种平台/系统等干扰,必须采用比校园课堂授课更丰富的交互手段,且教学交互需实现采集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数据的功能才能确保教学结构的流畅性;再有,学生学习场地转移至家中后,教师需要构建个性化教学策略支持线上教学,增加学习结构的多样性以便满足不同个体认知习惯;最后,远程教育还需要灵活的学习架构适应不同学生所在社区及家庭的信息化条件的不同,以实现与课堂教学实质等效的质量。
当然,我国目前拥有着世界第一的慕课资源,这为线上教学提供了必要保证,但是,教师如何借助全媒体学习环境,在异位散布式的线上教学中构建与其相应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特点深度融合的有效教与学交互策略,促使学生深度学习、采用高级学习方略、获得高阶知能及其迁移应用能力,使得在“核心素质”为导向的新一轮教学改革中,达到促进学科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是线上教学面临的关键性挑战。
 
二、雨课堂支持下的图式交互可视化教学策略的构建及其应用
 
(一)图式交互可视化教学策略
图式交互可视化(Schematic Interactions Visualization,简称SIV)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运用图式理论,将个体隐性的知识,通过视觉表征手段表示出来,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交互过程和交互结果的显性物理知识制品,促进师师、师生、生生及他们与学习内容之间深层次有效交互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SIV策略对于研究者来说,为其从不同层面观察、理解和分析课堂交互过程提供了可能;对于教师来说,为其构建灵活的教学活动以及良好的互动环境提供了方法;对于学习者来说,为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自身的高阶认知能力与迁移应用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雨课堂支持下的图式交互可视化教学策略
雨课堂支持下的图式交互可视化教学策略(如图1所示)采用雨课堂“云+端”技术支持服务模式,借助信息智能采集推送和即时数据分析功能,促进课前、课中、课后课程资源与概念图技术深度融合,分别采取合作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组织师生绘制师生主题概念图及拓展主题概念图,调试数据导向的教学设计,通过个性化的资源推送、实现教学过程有效互动和实时全方面教学评价,从而搭建诊断学习者概念认知图式、引导学习者概念认知整合、评价学习者迁移应用能力3个可视化平台,借助平台实施主题概念图的个性化比较、“同化”或“顺应”式补充、应用知识能力的教学活动,实现针对性、层次性、实践性的教学交互,基于师生间学习共同体构建,创新课程教学设计、赋能高效课堂交互、实践知识点理解力,从而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实践应用——以针灸学为例
1.课前学生主题概念图设计:可视化诊断学习者概念认知图式
课前学习者基于学习任务要求,第一阶段为自主交互,学生利用雨课堂线上学习资源(微课视频、预习课件、习题等)了解穴位的基本概念与知识体系,如定位、主治、刺灸法等,根据教学内容,自主选择一个穴位,绘制学生主题概念图。
第二阶段为合作交互,学生通过建立在线学习小组,搭建图式可视化学习诊断平台,在相互了解穴位知识的认知图式的基础上,在线学习小组合作选择某一与穴位知识应用相关主题内容,讨论穴位基本知识之间的关联、命题与概念的提取,绘制学生组主题概念图。图2为A同学所在小组自主选择主题,展示穴位知识在“关注疫情、居家防护”中的应用。反映出该学生组通过对学生主题概念图的学习理解记忆,掌握了列缺、尺泽、大椎、太冲等穴位基本知识以及衍生知识,如背三针的配伍应用、补益肺气的穴位组合等。命题的两个分支说明学生认为补益肺气、清肝明目是居家防护的中医防治原则,体现了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但补益肺气命题下“背三针”与“列缺、尺泽、大椎”三穴之间的关系有误,穴位操作方法仅用“按揉、艾灸”表达,并没有相应的具体操作方案,直观揭示了学生缺乏实践技能的训练,从而影响了对穴位配伍、操作方法的熟练掌握。


   


 

通过学生/学生组主题概念图,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对穴位知识的认知图式,针对性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穴名、定位与主治、刺灸法之间的关系;(2)了解穴位疗效机理研究进展;(3)掌握穴位的配伍应用;(4)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5)促进学生的中医辩证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通过主题概念图判断学生个体课前就穴位理解的差异,准确设计穴位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教学活动。教师针对课前学生主题概念图提供的信息,准备穴位配伍及其疗效机理的教学资料,设计形成性练习判断学生的理解程度,重点考察学生的穴位配伍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设计了课上启发性问题:举例说明根据病灶周围组穴处方(局部配穴)如何在临床上应用?采用何种具体的操作方法?
2.课中教师主题概念图设计:可视化引导学习者概念认知整合
雨课堂直播中,学生投稿主题概念图,通过弹幕、互评功能,师生评价学生主题概念图,教师引导交流,辅助性评价学生主题概念图认知结构,使学生能够在自我构建的认知图式中清晰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师生间及时反馈与交流,以促进学生学习成效;发布练习题填充教师主题概念图,比较学生主题概念图与教师主题概念图差异。图3例举的是教师设计的“关注疫情、居家防护”主题概念图,和图2学生组主题概念图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学生组主题概念图中,补益肺气分支下的穴位组合名称与穴位组成之间的关系有误,清肝明目分支下同时出现三个穴位,主次不分明。显然,学生组主题概念图按照中医防治原则列举了诸多具有相关主治功能的穴位,但对这些穴位的临证应用与组穴处方的掌握仍不甚清楚。教师主体概念图补益肺气分支下分别为背三针的穴位组成、定位以及具体操作方法,清肝明目分支下只保留了太冲穴定位与操作方法;还增加了居家防护的常识,加强对概念图主题的渲染,突出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对临证穴位配伍应用与刺灸操作方法等实践技能的培养。在讨论和比较分析师生主题概念图的过程中,讲解背三针的选穴组方特色、临证应用、常用刺灸法的适应症与选取;分析太冲穴与大敦穴、行间穴三穴的联系区别:虽同属于肝经,位置临近,但在临证应用中有所区别,太冲穴在清肝明目、疏肝解郁方面更胜一筹,且按揉此穴可起到较好的保健作用。强调针灸学理论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学习特点,渗透针灸简、便、效、廉的防治特色,培养学生整体思维、形象思维等中医思维能力,坚定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



 

为进一步考察学生对穴位理论知识及其实践应用的掌握状况,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非良构问题设计,让学生参与教师主题概念图填图互动,通过定义教师主体概念图中所设置的概念和对命题连接词填空的具体描述,不断提取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原有知识信息被构建与重组,将已有与现有的知识框架整合,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信心,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同时以形成性评价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通过填图练习,学生学会思考如何在平行概念间寻找有机联系,拓展理解穴位知识之间关联的思路,让学生明白这种概念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有利于穴位知识系统性的理解记忆,如穴位命名、定位与主治或刺灸操作之间的关联,解剖结构与刺灸禁忌之间的关联,穴位主治、所属经络与配伍应用之间的关联等。
3.课后拓展主题概念图设计:可视化评价学习者迁移应用能力
围绕课上学生组/教师主题概念图的穴位应用主题,拓展课后网络资源学习,要求学生阅读10篇相关文献,通过小组线上讨论交流,总结与主题相关的重要概念及其关联,绘制拓展主题概念图,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教师给予学生课后拓展学习活动及时且准确反馈,加速学生对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如图4所示,学生将“关注疫情、居家防护”的主题进行拓展,绘制了“强身健体、疫情防护”主题概念图,融入了自己对于穴位在疫情防护中应用的观点、理解,以新冠病毒即将侵袭于肺为背景提出问题,提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中医理论解决方案,将“神阙”“涌泉”和“足三里”三个强身健体常用穴位组合,又分析其对于脏腑调整作用的区别联系:“强元气”“提肾气”“补胃气”,构建出人体各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中医整体思维与辨证思维图式。





 

三、应用价值
本研究价值体现在:(1)智慧教学环境满足教学组织结构转变:利用雨课堂智慧教学环境实施基于主题概念图的教与学行为实践,模拟“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适应教学组织结构转变;(2)主题导向交互模式确保教学结构流畅性:学习者沿着教师课程设计思路,利用主题概念图有序地实施预设的学生自主、合作交互,生生、师生协作交互等程序规则,避免了交互活动散乱、交互主题不够聚合、交互过程易于脱离课堂教学等网络教学中的常见的交互失效问题,使学生获得流畅的学习体验;(3)个性化教学策略丰富学习结构多样性:这种个性化、可持续的教学交互也展现了学习者对概念理解的思维提取过程,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指导提供切实依据,实现线上教学“因人而异”的多样化个体需求设计;(4)图式可视化平台调节学习架构灵活性:本研究搭建了诊断学习者概念认知图式、引导学习者概念认知整合、评价学习者迁移应用能力3个可视化平台构成的灵活性学习架构。教学设计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与偏好,主动选择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教师针对学生涌现出的问题给予指引与点拨,并对于学生学得如何、有何问题、该如何给予帮助的决策,根据个性化学习数据由教师与智能教学工具共同完成。符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身在家而心在学,促进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作者简介:
张东淑: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医思维导向的混合教学设计与评价、智慧课堂教学设计(nyzds@sina.com)。
张湘: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图式交互可视化策略、设计思维(914630249@qq.com)。
  

 
疫情延期开学期间反馈互动式
在线教学模式的构建
姜 卉,姜莉杰,于瑞利
 
新冠肺炎疫情延期开学期间的教学保障一直是困扰学校和教师的难题。何种技术更简易?哪种模式更高效?我们收集了正在使用各类直播互动教学工具的几十位教师的意见反馈,亲自学习和操作了相关的软件,在调研和初步实验的基础上,以“技术简易”“即时反馈”“互动交流”“精细管理”四大基本原则为依据,构建了一套反馈互动式在线教学模式。
 
一、反馈互动式在线教学模式
反馈互动式在线教学模式分为学生线上线下自学反馈、师生在线互动指导两大教学板块,选用问卷星和腾讯会议为基本技术支撑工具,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延期开学期间的教学工作。两个教学板块主要内容如下:
板块一:自学反馈。教师推送资源包,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练习、自我诊断,数据即时反馈,教师精准备课。教师推送整理好的课时资源包,包括学科教材学习指南、课时学习指南、整理的微课资源、练习检测试题、拓展学习资源等。可以用问卷星的“创建考试问卷”推送一个配套资源包学习测评试卷。学生获得资源包后,在学科教材学习指南的引导下,按照课时学习指南,开展自主学习,完成教师下发的数字教材阅读、微视频学习、微文章阅读等任务,并通过检测试题进行自我诊断。软件系统将学生自我诊断统计分析结果即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帮助师生即时发现问题,查缺补漏。同时,在互动指导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问卷星为学生下发作业练习题,配合资源包下发的线下练习试题方式,促进学生经历技能形成的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构建过程环节。教师依据自学和作业诊断即时反馈信息,研究集体失分率高的题目,备课形成互动指导资料,实施精准教学。
板块二:互动指导。教师就学生自主学习和诊断即时反馈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集中交流讨论、针对性指导和个体个性化指导。就在线互动辅导技术支持工具而言,教师们可选择的有很多,考虑到腾讯会议有QQ发展基础,经历过大用户量的检验,他们对视频支持能力很强,也提供了适合课堂教学管理和学生申请展示的角色切换功能,本案例的实验教师选择了腾讯会议软件。
1.分享屏幕,全员聚焦。教师邀请学生进入会议室后,使用“分享屏幕”功能,把自己的电脑桌面分享给全体学生,打开提前备好的教学PPT,聚焦所有成员的目光,集体分享来自教师电脑屏幕的教学信息。
2.展示资源,灵活操作。从展示资源的角度看,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课前准备好的微课视频,也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研究Word试题,组织研究学生课前交来的教材阅读、知识图谱设计、习题讲解等作业照片或手工作品、知识点讲解等视频,组织学生研究学科章节总结性的知识图谱。更可以展示教师从国家、市、区、校更多资源平台搜索资源的研究过程,展示内容灵活多样,保证实时分享讲课需要的师生设备能打开的一切教学资源。
3.互动交流,深度学习。在分享屏幕的同时,会议室内的全体成员都能随时互动交流,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边观看边思考,师生互相提问与反馈,实现师生、生生多向互动。交流过程中可利用屏幕笔,在屏幕上书写、板画,既可在PPT上书写,也可以在Word题目、学生作业、甚至在播放的视频上书写。边书写边交流,随时变换资源内容,随时播放、暂停教学视频,集中讨论、研究聚焦的内容。教师还可以把主持人权限设置给任何一个会议室的学生,集体鉴赏学生的学习展示,在互动中,共同经历一个集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于一体的心理结构建构过程,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4.强化管理,提升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提问频次,关注到每一位在会议室学习的成员,邀请他们表达观点,反馈意见,提高注意力。按照学生自主学习的诊断反馈结果,组织针对性小群体或个体开展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辅导,还可以组织家长和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

 
二、反馈互动式在线教学模式的实验效果
从观察高三和大学实验班的教学效果看,总体评价很好。实验过程中,自学反馈和互动指导两大板块衔接流畅,互相交叉融合,模式突显了资源推送、自主学习、测评诊断、即时反馈、互动交流、个性指导等各环节的衔接与融合。自我建构和社会建构结合,促进了深度学习,加速了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模式也促进了学生按照作息时间有规律地进行学习与生活,师生、管理者与家长给予较好评价。从两周的即时反馈数据看,大数据精准支撑,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了教学的常态开展,提高了教学效益。
多所学校教师开展反馈互动式在线教学实验后,反馈该模式容易上手,技术保证了资源包的快速传递,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测评的即时反馈,保证了互动辅导活动的流畅、效率,在家校协同的管理下,确保了学生按计划开展自主学习与互动辅导,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师生掌握问卷星和腾讯会议技术的学习耗时少,教师容易接受。
我们在调研、理论分析和初期实验的基础上,构建的这套模式,适合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活动,经过小范围推广,反馈评价效果好,希望能促进解决当下在线教学遇到的棘手问题,同时期待能助力更长久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

 

作者简介:

姜卉: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应急管理(huijiang@ucas.ac.cn)。

姜莉杰:高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理学教育(jlj0924@163.com)。

于瑞利:高级教师,硕士,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yuruili5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