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王继新:如何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丨2022全球智慧教育大会

发布时间:2022-09-17 19:31作者:小编来源: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点击量:

在日前举办的“2022全球智慧教育大会”智慧乡村与农村教育转型论坛上,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二级教授、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继新发表了题为《提升专递课堂教学质量的创新实践——以咸安专递课堂强交互教学改革实践为例》的主题报告。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分享整理。
 
点击链接回看视频:智慧乡村与农村教育转型论坛 (vzan.com)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有质量的乡村学校教育,连续出台了多个解决教育均衡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文件。2020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强调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应用。“三个课堂”成为促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本质来看,“三个课堂”是借助互联网技术解决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问题的方案。“专递课堂”强调专门性,指向的是学生的学习问题,主要解决的是乡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师资、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具体的组织形式是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利用互联网,按照教学进度推送适切的优质教育资源。“名师课堂”强调共享性,指向的是教师的发展问题,主要解决的是乡村学校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具体的组织形式是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等方式,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素养提升。“名校网络课堂”强调开放性,指向的是学校的发展问题,主要解决的是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问题。具体组织形式是以优质学校为主体,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团队在湖北、宁夏、云南、内蒙古、浙江、辽宁等地的广泛调研发现,“三个课堂”呈现出大规模推进和广泛落地应用的局面,有效解决了乡村学校“开不齐、开不足”国家义务教育规定课程的问题。但是,与传统多媒体课堂相比,乡村学校专递课堂的质量还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团队通过视频分析、课堂观察、深度访谈等发现,传统视音频会议技术支持的专递课堂存在师生交互不足、认知交互不足、情感交互不足等问题。
 
围绕如何利用“专递课堂”为乡村教学点“开好课”这一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两个解决之道:一是改善传统教学环境。从实体空间、虚拟空间、社会组织空间三个维度搭建多模态强交互专递课堂技术环境。强交互专递课堂实体空间配备硬件(无线桌面交互展台)和软件(智慧课堂交互系统),解决因物理距离和网络等因素造成的远程视音频信号传输问题,达到实时监控远程的目的。在强交互专递课堂虚拟空间中,主讲教师能对两端学生学习过程性数据进行实施调取与分组展示、对比教学,基于AI和大数据等开展精准化学情分析和差异化干预。在强交互专递课堂虚拟空间中,主讲教师能借助技术手段和交互策略增强教学共同体间交互的便捷性和强度,提高教学临场感,进而打破教室的围墙,让不同空间的学生真正有“同上一堂课”的感觉。二是创新优化适应新环境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充分应用强交互技术环境,做好混合课堂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管理优化。依据课程标准和教与学目标,创新融合技术环境与学科内容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课前进行协同备课,开展精准学情分析和面对城乡学生差异的教学设计。课中实施协同教学,开展基于无线互动终端的高效互动课堂,增强临场感;课后支持学生作品一键存档、课程回放与一键分享,帮助开展课后评价与反思。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临场感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保障教学实践改革的教学质量,研究团队在充分征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同意之后,在咸安乡村教学点进行了创新实践探索。
 
一是搭建“多模态强交互教学环境”,开展实验与实践。研究团队从课堂教学空间到教学流程,设计了多模态强交互教学环境,并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的多所中心学校及乡村教学点组成“专递教学”共同体进行试点,以期在实现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发展同时,提高专递课堂的交互性和临场感,促进乡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二是加强了“教师新环境下的教学技能培训”,开展教师培训创新,建立“四结合”的数字教师培训体系。三是大学研究团队常驻乡村与实验校师生协同开展实践,围绕相关研究问题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提质增效的方法。
 
通过多轮实践,研究团队研制了《强交互专递课堂环境建设规范》《强交互专递课堂教学规范》《专递课堂学科教学设计组织与评价规范》《教师教学手册》和《学生学习手册》,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具体表现为强交互教学环境被实验校师生广泛接受,专递课堂中师生、生生、认知与情感交互显著增加,中心校教师的教学临场感普遍增强,教学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显著提升,中心校教师的心理焦虑得到较大缓解,教学点学生与中心校学生的学业平均成绩的差距逐渐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