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教育故事,展未来想象 ——“全球大学生未来教育论坛” (第二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0-06-20 17:49作者:小编来源: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点击量:

由新冠疫情爆发引发的全球形势正在经历许多不确定性,教育领域同样面对着多重挑战,数字化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让个人及社会具备适应复杂变化的能力成为了教育所担当的最重要的使命之一。2019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教育的未来The Futures of Education)倡议,旨在思考如何在日益复杂的时代中重构知识,如何在人工智能等领域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塑造未来教育,如何在充满未知和变化的道路上引领人类未来。
由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们策划和组织的“全球大学生未来教育论坛”正是自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致力于从大学生的角度探讨未来教育的多种可能性,期望通过一系列的网络研讨会,让来自全球不同背景、有着不同教育经历的大学生能够自由地分享他们的见解,畅谈对未来教育的愿景。
北京时间61417时,第二期全球大学生未来教育论坛在线上召开。论坛的主题为“讲教育故事,展未来想象”。你希望分享什么教育理念或教育故事?这些理念或故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对未来的想象是怎样的?……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中国、日本、荷兰、希腊、乌克兰、印度尼西亚、马拉维等国的专家和学生代表展开了一场充满智慧和想象的对话,激发出了很多新奇的思考和灵感。来自全球的近400位大学生、研究生以在线方式聆听了论坛报告并参与圆桌讨论。
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BNU)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UNESCO IIT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UNESCO INRULED)、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SLIBNU)、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会(SU-BNU)、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会(GSU-BNU)承办。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信息技术研究所主任展涛指出,此次论坛的主角是学生,因为学生才是教育的未来,谈未来教育,须从学生的角度看教育,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引领未来教育的变革者。雅典大学的Michael Meimaris教授指出,数字化讲故事的几大要素包括清晰的视角、情感的刺激、问题的张力、讲述的声音、背景的音乐、叙事的节奏等,这些要素都影响着听众的情绪,对信息的传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信州大学的林宽平(Kampei Hayashi)准教授指出,数字化学习的成本正在递减,越来越多的课程通过网络开放给大众,意味着全球竞争不断增强,自我激励和自律能力在这个时代变得尤为关键。非政府组织ICEFIL副会长Bijay Dhungana指出,数字化学习中正面临一些挑战,如学习工具、远程交互等,“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大学生代表各抒己见,展开对未来教育的想象
来自非洲马拉维共和国的研一学生Memory Chipeta介绍,在疫情影响下,当地政府为高中及大学的学生提供免费网络;电台为初中生开设“马拉维远程教育”栏目;电视播放所需的课程;学校开通免费热线为学生答疑解惑……但是,现实是无法将大部分地区的学生纳入教育范围,网络资源也没有广泛覆盖,很多学生仍然不能上课,很多需要交流互动的项目更是无法实现。期望未来通过提供网络硬件和综合课程改革,教师都能接受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相关培训;学生可选择自己想上的课程;招募更多老师,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小班教学方式。
来自乌克兰的研三学生Olesya Gladushyna演讲的主题涉及成人教育,她认为同龄和混龄学习环境各有优势和不足,乌克兰大学开设的没有年龄限制的非正式课程做了很好的尝试。成人教育应该受到更多重视,政府与国际组织应当号召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更积极地投资成人教育,大学在成人教育领域潜力巨大。
来自中国的研一学生杜欣怡认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理想、动机、兴趣和其他人格意识组成部分,以及情感、感觉和其他因素)在促进智力和能力发展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分享了两个故事:一是她辅导的学生为自己的母亲抢救感染了COVID-19的患者而自豪,决定自己未来要像母亲一样治病救人;另一个故事是她在疫情期间无法从老师那里获得及时的反馈,也无法像往常一样与周围环境互动,从而影响到自身的成长。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何利用在线教育发展儿童的非智力因素以促学习和成长?未来如何将线上和线下教育有机结合?……她认为,在线教育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不应剥夺或限制教育的艺术和智慧;在线教育可以成为培养学生的价值、情感、信念、道德等非智力因素的有益助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研一学生Sharon Novita Herlambang 介绍了201912月马来西亚新上任的教育部长提出的“自由学习”模式,其主要变化是取消自2003年开始实施的全国考试。这一举措背后的理由是,政府担心全国考试会让学生感到压力,使学习的真正意义降低,因为他们只关注获得好的分数,而不是获得知识和能力。学校将有更大的自由度来设计评估,使之更符合每个学校的独特情况;评估将从以学科为基础的专业技能转变为更全面的评估;全国考试被视为只评估低级技能,改革后的评估有望在更高级别的能力上发挥作用;政府高度鼓励教师从总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她提出了积极倾听的教学方式:倾听而不做批判;倾听的同时,要有同理心;听完之后,在做出回应之前要反思;给自己时间来总结。
来自希腊的研一学生Metaxia-Maria Argyropoulou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曾组织网络研讨会为患有强迫症的人提供帮助,教学生数字化讲故事和数字技能的基础知识,以便他们完成自制作品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有关自己的感觉和疾病的敏感信息,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居家隔离期间,数字化讲故事可以真正帮助大家。希望数字化讲故事在未来几年会变得更加流行,甚至有一天可能融入世界各地学校的官方课程中。因为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告诉人们技术除了其初始角色外,还拥有人道主义的一面。

专家毫无保留,与大学生共同畅想未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高级国家教育项目负责人Natalia Amelina提到,为了应对疫情给教育带来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断做出努力,但为了进一步解决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在信息时代,人才的需求正在改变,学生需要具备数字技能以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弱势群体的权利不可忽视,我们应该共同行动,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学生在其中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让社会可持续发展。
ICEFIL副主席Bijay Dhungana认为,数字化讲故事的方法非常有帮助。他提出,在看待在线学习时,我们还应该重视我们所学的内容,包括获得的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方法。
展涛主任认为,五位学生的发言指出了当前以及未来的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仍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但与此同时,也向大家展现了很多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开阔思维、引领未来教育变革。
林宽平教授回答了关于人工智能支持线上体育教学以及防止线上学习作弊的问题,他指出目前存在混合教育的方法,AI可以让线上学习变得更加个性化、更有针对性,教师也可以创造自己的解决方案以适应学生的需求。线上学习作弊是一个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
此外,与会的大学生们围绕“贝尔兰卡斯特制” 教学组织形式、数字化讲故事、积极倾听等问题与在场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
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一直积极探索“未来教育”的形态,联席院长黄荣怀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9年宣布了“未来教育”倡议,探讨2050年及以后的教育未来,希望可以通过辩论与讨论的方式来塑造未来的教育形式。他希望,不同工作团队和技术人员之间的合作可以帮助理解AI的教育价值。他指出,论坛上分享的所有故事和观点都令人鼓舞,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关于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如何应用技术来协助学习的过程。未来的学习过程应该更加灵活而有弹性。最后,黄院长感谢UNESCO IITEUNESCO INRULED,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
“全球大学生未来教育论坛”(第一期)于516日举办。论坛的主题为“读全球疫情,看未来教育”,来自全球的专家和大学生畅谈未来教育,通过疫情看未来,通过学生看世界,通过设计看教育。10余个国家的400多名大学生们进行了一场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的对话。(http://sli.bnu.edu.cn/a/xinwenkuaibao/yanjiudongtai/20200519/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