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秉林:聚焦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0-07-13 21:12作者:小编来源:在线学习点击量:

“《国家开放大学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结合开放教育和学校实际,既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又有较大的改革创新。”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秉林认为,《意见》实施过程中,要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学习结果导向的评价方法;要建立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体系。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
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秉林
       
本刊撰稿人  何曼
 
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由社会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转化为社会大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选择性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衡的矛盾。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秉林与本刊对话时表示,实现高等教育“质”的提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更新教育理念是重要先导

在线学习:您提出实现高等教育“质”的提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第一步。如何理解这个“质”?您认为高校应该树立怎样的教育质量观?

钟秉林:实现高等教育“质”的提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改革攻坚、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这需要我们做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公平、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其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重中之重。

对于高校而言,首先,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先导。一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经济社会发展复杂化和社会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分层次、分类型的,高校分层分类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要树立富有时代内涵的、多样化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二是要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高校要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致力于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主动应对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挑战,尤其是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生源结构特征与质量差异的新挑战,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节奏之间的辩证关系;要从单一发展模式转向分类发展模式,探索构建不同类型高校的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三是要树立现代的高等教育教学观。要转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教学观,强化学生在质量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教学评价的重点应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结果和全面发展的跟踪与评价。四是要树立现代的高等教育管理观。要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质量保障的主体从政府等外部评估主体转向高校本身,注重多元评价、内外结合、放权分权,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强化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同时重视不同利益相关者对高校办学质量的监督与问责。

其次,践行学生中心、因材施教、结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一是要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满足普及化阶段所有具有深造意愿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要探索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实施多样化教学策略与方法,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调整教学组织和管理机制,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四是要建立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跟踪与评价体系和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学习评价体系,提高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性,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

在线学习:曾有国际远程教育学者以英国开放大学质量为背景,提出“质量文化”的概念。在您看来,经历了40年发展后,中国的开放教育应该树立怎样的质量观?如何形成开放教育的质量文化?

钟秉林:如前所述,开放教育应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和质量观。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开放教育的质量观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密切关联、本质相通,对开放教育的质量要求不能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而降低;另一方面,开放教育具有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和特色,在质量观的内涵上要体现出差异性,且用教育界通用的话语体系表述出来,能够在教师、学生中形成高度共识,并被政府、社会、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同行广泛认可。开放教育的质量文化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升华,需要政府赋予开放大学更大的办学自主权,需要开放教育利益相关方和全社会的参与。

提高内部质保体系有效性是重点和难点

在线学习:近几年,高质量发展成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关键词,请您谈谈对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重要性的理解。

钟秉林: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面临着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的严峻挑战,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现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尤其是2009年以来,在前期评估实践基础上总结提升,构建了包括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在内的“五位一体”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和体系,回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迈向普及化过程中的新挑战。我认为,高校内涵建设的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要重点在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上下功夫。

在线学习:整体来看,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还存在哪些问题?其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钟秉林:总体而言,高校对于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工作高度重视,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观念陈旧,重形式、轻内容,重评价、轻改进等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我认为,当前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提高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第一,明确普及化阶段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核心要素,明晰质量标准,优化指标体系,创新评价方法,健全制度保障;第二,强化高等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调动二级院系和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完善学生学习结果导向的评价方法,建立质量评价结果反馈和持续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机制;第四,探索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体系,重视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于学校质量保障的参与和问责。

要探索建立学习结果导向评价方法

在线学习:您如何看待国家开放大学针对学历教育实施的“创优提质”战略?对于《国家开放大学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您有怎样的建议?

钟秉林:国家开放大学提出实施学历教育“创优提质”战略以及印发《国家开放大学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无论是在教育界还是在社会上都引起了较大反响,让大家看到了国家开放大学的战略眼光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坚定决心。
国家开放大学学历教育“创优提质”战略和《意见》所展示出的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与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路径高度一致,与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和要求高度吻合。《意见》结合开放教育和学校实际,既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又有较大的改革创新,如能得以全面贯彻执行,必将有力地推动国家开放大学改革发展,进而促进我国整个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学历教育的“创优提质”战略和《意见》的实施,有三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结合开放教育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遵循远程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和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更新教学内容。要发挥开放大学的资源优势,加强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混合式教学,变革教学和学习方式,调整教学组织和管理机制。要加强师德建设,结合远程教育的特征,推进网络教学团队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完善教师聘任、考核和激励、约束制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创优提质”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第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学习结果导向的评价方法。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是我国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遵循。国家开放大学及其前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自开放教育试点以来,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入学生满意度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要总结经验,将其制度化、常态化;要将学生学习效果的跟踪评价作为评估标准的重要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维度,从学生毕业后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出发来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从传统的“评教”转向“评学”,从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转向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要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结果评价的工具与方法,在国内外大学生学习体验和远程教育课程体验量表的基础上,研制基于国家开放大学学生体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量表,全面、客观地评价人才培养的效果。

第三,建立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体系。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办学、开放办学的突出特点,要求质量建设和保障主体从专门机构转向多方协作。以国家开放大学总部为主体组织多方机构,联合进行专业质量的评价与效果反馈,强调学校、合作办学者(企业、行业等)、教育者、学习者、家庭与社会共同承担责任。在多元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及用人单位、合作办学单位相关人员的参与,发挥其作为教育核心利益群体的作用,并建立有序参与学校内部和外部质量保障活动的教育决策机制和监督问责机制,保障其核心利益的实现。

质保体系”要符合开放教育规律

在线学习:您认为,普通高等教育与开放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是否存在差异?若有,体现在哪些方面?

钟秉林:总体上讲,普通高等教育与开放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一是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开放教育主要面向来自各个区域和领域的基层学习者,培养实用型人才,应用性、职业性要求突出。二是生源及其质量的差异。开放教育学生来源多样,质量差异较大,开放大学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做出更大的努力,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作出贡献。三是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的差异。开放教育的本质属性,要求学校更加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因此,在构建开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关注和研究这些差异,体现开放教育的特征、符合开放教育的规律。

在线学习:对于开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您有怎样的思考和建议?

钟秉林:综上所述,开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规律,符合远程学习者学习成长规律和我国的国情。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既要立足中国大地进行本土化实践,又要具有国际视野。
一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理念,探索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法;二是强化学校质量保障主体地位,同时引导利益相关者多元参与;三是进一步完善开放教育评估规范,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声誉;四是积极争取社会大众和舆论支持,优化开放教育的发展环境。

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ph6Tun67vhYLGRt16r0e9g